百词典

《寄进士崔鲁范》

时间: 2025-05-02 03:52:05

诗句

洛阳才子旧交知,别后干戈积咏思。

百战市朝千里梦,

三年风月几篇诗。

山高雁断音书绝,谷背莺寒变化迟。

会待路宁归得去,酒楼渔浦重相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2:05

原文展示:

寄进士崔鲁范
作者: 郑准 〔唐代〕

洛阳才子旧交知,
别后干戈积咏思。
百战市朝千里梦,
三年风月几篇诗。
山高雁断音书绝,
谷背莺寒变化迟。
会待路宁归得去,
酒楼渔浦重相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洛阳才子崔鲁范的思念之情。自从分别后,由于战乱和纷争,心中的诗句愈加积淀。经历了百战,仿佛梦回千里,三年的风月交替中,仅写了几篇诗作。高山阻隔了雁声,消息更是绝迹;谷背的莺声因寒冷而迟缓。盼望在宁静的路上归来,期待在酒楼和渔浦重聚。

注释:

  • 洛阳才子:指聪明才智出众的年轻人,特指崔鲁范。
  • 干戈:指战争和动乱。
  • 百战市朝: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和市井生活。
  • 风月:指自然景色和时光的流逝。
  • 音书绝:音信全无。
  • 重相期:再次相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准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战乱之际,诗人与崔鲁范的友情因战乱而被迫分离,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和平重聚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以“洛阳才子旧交知”点明了两人的关系,接着通过“别后干戈积咏思”将思念的情感与动乱的现实结合,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描绘出百战之后的疲惫与无奈,展现了一个身处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心境。

“山高雁断音书绝”一句,运用了“高山”和“雁声”的意象,象征着距离和隔绝,表现了音信全无的失落感。而“谷背莺寒变化迟”则巧妙地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孤寂与等待。最后两句“会待路宁归得去,酒楼渔浦重相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引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洛阳才子旧交知:提到旧友,强调两人曾有过深厚的交情。
    2. 别后干戈积咏思:离别后因战争而产生了无尽的思念。
    3. 百战市朝千里梦:经历了许多战斗,心中仍怀有千里的梦想。
    4. 三年风月几篇诗:三年的时光中,只写了几篇诗作。
    5. 山高雁断音书绝:高山阻隔了雁声,音信全无。
    6. 谷背莺寒变化迟:谷背的莺声因寒冷而变得迟缓。
    7. 会待路宁归得去:期待在宁静的路上归来。
    8. 酒楼渔浦重相期:期盼在酒楼与渔浦重聚。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百战市朝”和“三年风月”,形成工整的对称。
    • 意象:通过“山高”、“雁断”构建了隔绝的意象,表达思念。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局动乱的无奈,深刻表达了人们在历史变迁中对悠久情谊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洛阳:象征文化和才华。
  • 干戈:代表战争和动荡。
  • :象征音信和离别。
  • :象征春天和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洛阳才子”指的是谁?

    • A. 郑准
    • B. 崔鲁范
    • C. 李白
    • 答案:B
  2. 诗中“音书绝”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有音信
    • B. 音信断绝
    • C. 频繁往来
    • 答案:B
  3. 诗人期待的重聚地点是?

    • A. 高山
    • B. 酒楼和渔浦
    • C. 市朝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夜泊牛津怀古》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比较郑准的《寄进士崔鲁范》与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郑准更侧重于历史背景和内心情感,李白则更强调个体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韩无咎下世 感旧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 新葺门屋 晚泊慈姥矶下二首 渔隐堂独坐至夕 迟暮 忆蜀 读杜诗 羁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痴心妇人负心汉 包含极的词语有哪些 取适 麦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织补 耳字旁的字 血化为碧 不亡何待 污君 口字旁的字 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倚门献笑 磌碼 赤字旁的字 戏称 燕蝠之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