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禽声有感》

时间: 2025-04-26 13:45:18

诗句

寂寂禅房闭,阴阴夏木繁。

坐闻幽鸟语,胜与俗人言。

脱袴高低树,提壶远近村。

汝曹知底事,独与子规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5:18

原文展示:

闻禽声有感 曾几 〔宋代〕

寂寂禅房闭,阴阴夏木繁。 坐闻幽鸟语,胜与俗人言。 脱袴高低树,提壶远近村。 汝曹知底事,独与子规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静谧的禅房中,四周寂静无声,夏日茂密的树木遮天蔽日。我坐在这里,听着幽深林中的鸟鸣,觉得比与世俗之人交谈更为愉悦。鸟儿在高低不同的树上跳跃,提壶之声在远近的村庄间回荡。你们这些鸟儿,知道这些事情吗?我独自与子规鸟对话。

注释:

字词注释:

  • 禅房:指僧人修行的房间。
  • 阴阴:形容树木茂密,遮天蔽日。
  • 幽鸟语:指深林中鸟儿的鸣叫声。
  • 俗人言:指与世俗之人的交谈。
  • 脱袴:指鸟儿在树上跳跃。
  • 提壶:指村民提水或酒的声音。
  • 汝曹:你们,指鸟儿。
  • 子规:一种鸟,又称杜鹃。

典故解析:

  • 子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规常被用来象征哀愁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由,号南溪,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他隐居或修行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或修行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房中的静谧和夏日树木的茂密,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诗人通过“坐闻幽鸟语,胜与俗人言”表达了对自然之声的喜爱,认为鸟鸣比与世俗之人的交谈更为愉悦。后两句通过鸟儿在树上的跳跃和村庄中的提壶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和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寂禅房闭,阴阴夏木繁。”:禅房静谧,夏日树木茂密,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坐闻幽鸟语,胜与俗人言。”:诗人坐在这里,听着深林中的鸟鸣,觉得比与世俗之人交谈更为愉悦。
  • “脱袴高低树,提壶远近村。”:鸟儿在高低不同的树上跳跃,提壶之声在远近的村庄间回荡。
  • “汝曹知底事,独与子规论。”:你们这些鸟儿,知道这些事情吗?我独自与子规鸟对话。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鸟儿拟人化,与它们对话,增强了诗的亲切感和生动性。
  • 对比:通过“胜与俗人言”对比,突出了自然之声的愉悦和世俗之言的无趣。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禅房:象征宁静和修行。
  • 夏木:象征茂盛和生命力。
  • 幽鸟语:象征自然之声和宁静。
  • 子规:象征哀愁和思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坐闻幽鸟语,胜与俗人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生活的喜爱 B. 对自然之声的喜爱 C. 对修行生活的厌倦 D. 对世俗之人的厌恶

  2. 诗中“子规”象征什么? A. 快乐和欢笑 B. 哀愁和思乡 C. 勇敢和坚强 D. 智慧和学识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之声和宁静生活。
  • 杜甫的《绝句》: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与曾几的《闻禽声有感》都描绘了自然之声和宁静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曾几的诗则更加强调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曾几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词二首 宴俞光禄宅飨自毙象脯闻侍朝仪五十馀载矣二首 其一 白金小还丹歌 其九 马平谒柳侯庙 贺周文郁得子 有寄 河间晓行 金陵秋兴六首 其四 正觉寺 论青黄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三撇旁的字 烘云讬月 廾字旁的字 冲州过府 韦字旁的字 牢靠 磊落光明 学省 躭爱 一噎止餐 包含院的词语有哪些 三尺童子 阶坎 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