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时间: 2025-05-01 02:03:52

诗句

政成机不扰,心惬宴忘疲。

去烛延高月,倾罍就小池。

舞盘回雪动,弦奏跃鱼随。

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3:52

原文展示: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独孤及 〔唐代〕

政成机不扰,心惬宴忘疲。
去烛延高月,倾罍就小池。
舞盘回雪动,弦奏跃鱼随。
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宴会场景,诗人心情愉快,完全忘却了疲劳。在烛光摇曳的宴席上,诗人希望能延续这明亮的月光,酒杯倒映着小池的宁静。舞者在舞池中翩翩起舞,乐声悠扬,仿佛将水中的鱼也唤起了欢腾。这样的欢乐场景,是山中隐士的乐趣,但又有谁能让那些普通的士人理解这种心境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政成机不扰:政事已成,心中无忧。
  • 心惬宴忘疲:心情愉悦,宴席上忘记了疲惫。
  • 去烛延高月:希望延长烛光与月光的美好时光。
  • 倾罍就小池:酒杯倾倒,流入小池。
  • 舞盘:舞蹈的场地。
  • 回雪动:舞者的动作如同雪花般轻盈。
  • 弦奏跃鱼随:乐声响起,水中的鱼似乎也随之欢舞。
  • 山公兴:山中隐士的乐趣与兴致。
  • 下士知:普通士人无法理解这种情趣。

典故解析:
“山公”通常指代隐士或高人,诗中提到的“山公兴”暗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与境界。唐代社会中,士人往往追求功名利禄,而隐士则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在诗中善用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恰逢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夜宴这一场景,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闲适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在愉悦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欢愉与宁静。开头两句“政成机不扰,心惬宴忘疲”展现了一种闲适的心境,表明诗人已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享受着聚会的乐趣。接下来的“去烛延高月,倾罍就小池”则通过对烛光与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

“舞盘回雪动,弦奏跃鱼随”两句则充满了生动的动感,舞者的舞姿如雪花般轻灵,乐声也似乎与水中的鱼共舞。这种生动的意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欢快的气氛。

最后一句“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则引发了对隐士与士人的思考。山公的乐趣与心境是下士所无法理解的,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情趣的追求,也反映了对世俗的某种讽刺和疏离。整首诗既有清雅的自然景致,又有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独孤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政成机不扰”意指政事已成,心中无忧,形成一种放松的状态。
  • “心惬宴忘疲”描绘了宴会的轻松氛围,诗人在此刻忘却了疲劳。
  • “去烛延高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希望能延长这种愉快的氛围。
  • “倾罍就小池”则通过酒水的倾倒,象征着欢快的情感流淌。
  • “舞盘回雪动”形象地描绘了舞者的轻盈姿态。
  • “弦奏跃鱼随”用乐声和水中鱼的形象,传达出和谐的氛围。
  • “自是山公兴”表达了隐士的乐趣,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心态。
  • “谁令下士知”则引入了对世俗士人的批判,强调了这种境界的独特性。

修辞手法:

  • 运用了比喻(如“舞盘回雪动”),通过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艺术效果。
  • 拟人(如“跃鱼随”)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和心灵自由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情趣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代表诗人内心的追求。
  • 烛光:暗示温馨和聚会的气氛。
  • 舞者:象征着自由与欢愉的精神。
  • :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与欢乐,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惬宴忘疲”的意思是?
    A. 心情愉快,忘却疲劳
    B. 心情沉重,无法放松
    C. 心情烦躁,难以忍受

  2. “舞盘回雪动”中的“雪”比喻什么?
    A. 舞者的轻盈
    B. 冷静的状态
    C. 美丽的景象

  3. 诗人对“下士”的态度是?
    A. 赞赏
    B. 轻视
    C. 同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隐居生活的诗作,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的结合,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自由。

诗词对比:

  • 比较独孤及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场景,但独孤及更强调心境的超然,而白居易则更突出社会背景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大量唐代经典诗作,有助于对唐诗的整体理解。
  • 《诗经与楚辞》:了解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提供更深的文化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微之 南湖早春 采莲曲 放言五首·其三 长相思·汴水流 忆江南三首 问刘十九 池上 南浦别 观刈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掩耳蹙頞 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拨万论千 先辨淄渑 豸字旁的字 铜炙 水衣 彑字旁的字 邀召 联篇累牍 山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悬知 禾字旁的字 形态 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局外之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