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2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7:21
酬吴促庶龙图终南山
作者:司马光 〔宋代〕
泰山鲁所瞻,终南乃秦望。
西侵井络阔,北压鹑野旷。
条梅韫名材,金玉富珍藏。
飘风何烈烈,万物尽摇荡。
屹立不倾倚,势与厚坤壮。
有如牧伯贤,斯民蒙保障。
雪霜举世寒,千里独重纩。
病夫伏闾里,非能事微尚。
顾无孤高实,藻饰安可强。
景行虽不忘,讵敢承嘉贶。
这首诗描绘了终南山的雄伟与壮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诗人在阐述大山的巍峨之时,结合了对社会及民生的关怀与思考。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反映出人们在艰难环境下的坚韧与不屈。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清新、平易近人著称,常常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对民生的关怀。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作者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观,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酬吴促庶龙图终南山》通过描绘终南山的巍峨与壮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思。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气势磅礴。诗的开头以“泰山鲁所瞻,终南乃秦望”引入,既展示了两座名山的雄伟,也暗示了人们对高峰的仰望与追求。接着,诗人转而描绘自然界的动荡与变化,通过“飘风何烈烈,万物尽摇荡”来表达外界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而在描写中,诗人又将目光转向社会,对民生的关怀透过“有如牧伯贤,斯民蒙保障”表露无遗,强调了贤明领导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在结尾处以“景行虽不忘,讵敢承嘉贶”收尾,展现了谦逊的态度,表明尽管成就不凡,但仍不敢忘记身处的责任与使命。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关怀社会的情怀,具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大自然的壮丽与社会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民众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于“泰山”的象征意义,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象征低矮与渺小
B. 象征伟岸与崇高
C. 象征孤独与无助
D. 象征静谧与安详
诗中提到的“病夫”主要指代什么?
A. 社会的弱势群体
B. 生活的富裕者
C. 自然界中的动物
D. 诗人的朋友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对民众的关怀?
A. 泰山鲁所瞻
B. 有如牧伯贤
C. 飘风何烈烈
D. 雪霜举世寒
这些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