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7:02
江关萧瑟意何如,风雨招邀慰索居。
自昔酒人多意气,论交名士半樵渔。
洞庭落木清霜候,吴苑疏砧白露初。
后夜河桥吟望远,含情好为问双鱼。
在江边的关口,萧瑟的气氛让我心情如何?风雨交加,似乎在邀请我,来慰藉这孤独的生活。往昔那些酒徒都情意绵绵,交谈的名士中,一半是樵夫和渔民。洞庭湖的落叶随着霜降而清冷,吴地的园中,白露初降,砧板上的声音稀疏。后夜在河桥吟唱,向远方眺望,满怀情意,忍不住想要问问那双双的鱼儿。
王鸣盛(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青崖,清代诗人,曾任职于官场,诗歌风格清新隽永,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相结合,抒发个人情感。
本诗创作于清代,作者在江边的关口,面对秋冬交替的景象,感受到孤独与惆怅,因而抒发内心的情感,反映出对友谊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本诗以“江关萧瑟”开篇,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环境。诗人在风雨中静思,感受着孤独的情绪。通过“自昔酒人多意气”,诗人追忆往昔与友人共饮的快乐时光,这种对比使得孤独感更加明显。诗中提到的“樵渔”不仅代表了生活的平实,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朴素情谊。
接下来,诗人通过“洞庭落木清霜候”的描写,营造出秋冬的萧瑟气氛,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吴苑疏砧白露初”则是对生活细节的刻画,显示出诗人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敏感与细腻。
最后两句“后夜河桥吟望远,含情好为问双鱼”更是在孤独中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的描绘和对友谊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江关萧瑟”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后夜河桥吟望远”中的“吟”字最能表达诗人的什么状态?
A. 欢快
B. 哀伤
C. 思索
诗中“樵渔”与“名士”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A. 生活方式
B. 社会地位
C. 朋友关系
王鸣盛与李白的作品皆表达了孤独,但李白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豪放与洒脱,而王鸣盛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环境的描绘,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