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5:37
海棠红润经宵雨。吐萼垂丝万千缕。桃李衒新妆,惟觉粉羞脂污。倾城号端拟云章乞与。连年不共花为主。笑暂返家园似羁旅。银烛照开尊,任此夕酣歌狂舞。天明也又踏东华尘土。
海棠花在夜雨中显得红润,花瓣轻垂,宛如万千丝缕。桃花和李花展现着新的妆容,唯有海棠花因粉色和脂肪的污垢而显得羞涩。倾城的美丽女子,仿佛像是云端的章子,令人心向往之。年年花开却不曾成为主角,微笑中暂时回到家园,仿佛是一种羁旅的心情。银烛照亮了酒杯,任凭这夜晚尽情歌舞,直到天明再次踏上东华的尘土。
“倾城”这个词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历史上许多美人,如王异、貂蝉,都被称为倾城之貌。诗中提到的“云章”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歌颂的理想女性形象。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淡雅而又深邃的美。
该诗创作于春天,正是花开季节,海棠花的盛开激发了诗人的灵感。诗人通过描绘海棠与桃李的美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月上海棠》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海棠花的美丽时,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几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棠花的娇美,雨水洗涤后的花瓣显得更加生动。紧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桃李,暗示其他花卉的华丽,却又流露出海棠花的独特羞涩。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海棠的独特之美,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在众多美丽中,海棠的含蓄更具吸引力。
诗中提到的“倾城”与“云章”,不仅是对美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花的美丽转向了人间的欢愉,描绘了宴饮作乐的场景,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然而,结尾的“天明也又踏东华尘土”则是一种无奈的回归,暗示着生活的短暂和现实的无情,使整首诗在欢快的氛围中浸透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描绘海棠与其他花卉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短暂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瞬息万变的自然与人世间的深刻理解。
海棠花在诗中是怎样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倾城”是指?
“天明也又踏东华尘土”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