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2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29:52
堂堂白日去如何,搔首西风客感多。
尺地寸天今版籍,披荆斩棘古关河。
雪山轻重关严武,粤国兴衰问赵佗。
莫漫请缨谈壮志,登坛三十已蹉跎。
白天渐渐流逝,我该如何面对?
不禁抚首,西风送来许多感慨。
这片土地虽小,天道却难以掌握,
我披荆斩棘,走过古老的关河。
雪山的重压,阻挡了严峻的武器,
粤国的兴衰,又有谁能问赵佗?
不要再空谈壮志,
三十岁时已是蹉跎岁月。
吴棠,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因其诗作风格独特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历史感悟,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
《堂堂》作于吴棠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时值三十而立之年。此时他可能面临着事业与人生的困惑,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这首诗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对比与反思的特征。诗人通过描绘白天的流逝,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开篇“堂堂白日去如何”,立刻引起读者对时间流逝的关注。在这份对时间的无奈中,诗人又不乏自省,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身世的局限,这种尺地寸天的无奈感在后面的描写中逐渐加深。
“披荆斩棘古关河”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勇气与决心,尽管身处险境,仍不放弃追求。接下来的“雪山轻重关严武”则引入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诗人在这里将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最后两句“莫漫请缨谈壮志,登坛三十已蹉跎”,则是对自己过往的反思与警醒,提醒人们不要空谈理想,而应把握时间,努力进取。这种对时间流逝的叹息与对理想的追求形成鲜明对照,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感。
整首诗探讨了时间流逝与个人奋斗的关系,强调在有限的人生中应珍惜时间,脚踏实地去追求理想,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堂堂白日”意指什么?
A. 明亮的白天
B. 时间的流逝
C. 大庭广众
D. 诗人的豪情
“披荆斩棘”意为:
A. 享受生活
B. 克服困难
C. 休闲娱乐
D. 随遇而安
诗中提到的“赵佗”象征:
A. 个人理想
B. 国家兴衰
C. 友情
D. 家庭责任
以上内容为《堂堂》的详细分析与解读,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