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月林僧舍》

时间: 2025-04-30 18:28:43

诗句

月午天霜破衲寒,梵音萧飒度林端。

经残香烬秋寥泬,时有风枝语夜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8:43

原文展示

月林僧舍
许相卿 〔明代〕
月午天霜破衲寒,
梵音萧飒度林端。
经残香烬秋寥泬,
时有风枝语夜阑。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在月光照耀的午后,寒冷的霜气使僧人的衣衫更加寒冷,悠扬的佛音在树林间飘荡。香火的余烬在秋天的寂静中微微闪烁,偶尔在夜深时听到风吹过树枝的声音,仿佛在低语。


注释

  • 月午:指月光明亮的午后。
  • 天霜:天上结霜,表示天气寒冷。
  • 破衲寒:破旧的僧衣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寒冷。
  • 梵音:佛教的音乐或诵经声。
  • 萧飒:清冷、凄凉的声音。
  • 经残香烬:指残留的香火和烟烬。
  • 秋寥泬:秋天的寂静和空旷。
  • 时有风枝语:偶尔有风吹过树枝,声音如同在低语。
  • 夜阑:夜深时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相卿,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某次在僧舍的静谧时光,表现了他对僧侣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观察,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教文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月林僧舍》以清新的景象和深邃的心境相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僧舍的宁静与孤寂。诗的开头,诗人用“月午天霜”描绘了自然的寒冷与孤寂,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着“梵音萧飒”则引入了佛教文化的元素,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诗人在描写自然时,既表现了外部环境的寒冷,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感。

“经残香烬”一句,既描绘了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世的思考。最后一句“时有风枝语夜阑”则将整个场景推向了深夜,风声如同低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午天霜破衲寒:描绘了一个阴冷的午后,月光照耀,霜气让僧衣显得更加寒冷,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梵音萧飒度林端:佛教的诵经声在冷风中回荡,给人一种神秘而孤寂的感觉。
  3. 经残香烬秋寥泬:描绘寺庙中的香火余烬,象征着过去的修行,表达出对时光的感慨。
  4. 时有风枝语夜阑:风声与树枝的低语,营造出静谧夜晚的氛围,暗示了人内心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风声与树枝的“语”,使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
  • 对仗:诗句之间的平衡与对称,如“经残香烬”与“时有风枝”。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清冷的夜晚。
  • :象征寒冷、孤寂。
  • 梵音:代表佛教的文化及精神追求。
  • 香烬:象征对过去的追忆和生命的无常。
  • :代表自然的声音,象征内心的低语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梵音”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佛教的诵经声
    C. 自然的声音

  2. 诗中的“经残香烬”象征什么? A. 过去的修行与时间的流逝
    B. 新的开始
    C. 生活的繁忙

  3. 诗歌的主要意境是什么? A. 热闹的市井生活
    B. 寂静的僧舍与自然的和谐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夜晚的思考与感受。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 《月林僧舍》与《静夜思》的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月林僧舍》更注重佛教文化的渗透和内心的孤寂,而《静夜思》则更注重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王孙游 杂曲歌辞。今别离 古意二首 湖南曲(一作古意) 古意二首 其一 题豫章馆 渭水西别季仑 魏宫词 题豫章馆 杂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麥字旁的字 余尘 胸膜炎 渔人之利 包含川的成语 研搜 送往事居 鸟字旁的字 包含煽的词语有哪些 令人钦佩 贞峻 撒手锏 獐头鼠目 龙肝凤脑 青字旁的字 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