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5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56:24
快雨不相期,平湖忽萧飒。
坐久日明檐,繁声静中灭。
突如其来的雨并没有提前预告,平静的湖面上忽然响起了阵阵风声。
在明亮的屋檐下坐了很久,喧闹的声音在宁静中逐渐消失了。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与细腻感受,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刘子翚(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刘子翚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突如其来的雨季,在诗人静坐于屋檐之下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其隐含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清湖骤雨》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它通过对突如其来的雨和湖面萧瑟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快雨不相期”,以一种意外的口吻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这样的开篇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暗含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接着“平湖忽萧飒”,湖面与风声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场景。这里的“平湖”象征着内心的平和,而“萧飒”的风声则暗示着外界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坐久日明檐,繁声静中灭”,展现了诗人在明亮的屋檐下静坐的时光。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喧嚣逐渐消失,留下的是内心的宁静。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更揭示了人们在喧闹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普遍心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哲学的思考和情感的升华,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自然的不可预测性与内心的宁静。它通过对突如其来的骤雨和伴随而来的宁静的描写,探讨了人们在外部环境变化中寻求内心平和的主题。
“快雨不相期”中的“快雨”指什么?
诗中“繁声静中灭”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坐在“日明檐”下,表明了他对什么的向往?
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相比,刘子翚的《清湖骤雨》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变化,而王维则着重于人与人的交流。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强调变化中的宁静,后者则强调宁静中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