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5:21
雨余陂水平,徙倚聊一望。
归云淡欲无,宇宙何清旷。
吾心游太虚,聊寄此亭上。
雨后,湖面平静如镜,我靠在亭边,随意眺望。
归来的云彩淡淡的,似乎快要消散,宇宙是多么的开阔清宁。
我的心灵在浩瀚的虚空中游荡,暂时寄托于这亭子之上。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历史典故,但“太虚”一词常见于道教和佛教文化,象征着空灵和无所拘束的境界。此境界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刘子翚(约1065-1126),字子翚,号青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局不稳,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寄托,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续赋家园七咏·意远亭》是刘子翚通过描绘雨后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作品。诗的开头“雨余陂水平”描绘了一幅湖面平静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种自然的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思考,随意地倚靠在亭子上,体现出一种放松与闲适。
接下来的“归云淡欲无”,诗人通过云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然与超脱的情感。这个意象不仅代表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空灵与澄明。在“宇宙何清旷”中,诗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感受到宇宙的广阔和自身的渺小,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深思。
最后一句“吾心游太虚,聊寄此亭上”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游荡与寄托。亭子成了诗人心灵的栖息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心灵自由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渴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传递出一种淡然、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中“雨余陂水平”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归云淡欲无”中的“归云”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将心灵寄托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