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4:55:45

诗句

重阳昔与少年游,红袖黄花送酒筹。

今日西风厓石路,白头乌帽不胜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5:45

原文展示:

重阳昔与少年游,红袖黄花送酒筹。
今日西风厓石路,白头乌帽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时我曾与年轻的朋友们一起游玩,红袖子和黄花陪伴着我们,送来酒杯。如今在西风萧瑟的高山石路上,我已白发苍苍,心中满是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寓意长寿。
  • 红袖:指女子,常指穿着红色衣袖的女子,象征青春和美丽。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时常有观菊的习俗,菊花象征高洁和长寿。
  • 西风:秋风,象征凋零和即将到来的寒冷。
  • 厓石路:指山崖和石头铺成的路,表示行路艰难。
  • 白头:形容年老,白发苍苍。
  •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文人常戴,象征身份和地位。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自古代对长寿的追求,诗人通过回忆重阳节的欢愉,表达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文晦(约1270-1330),元代诗人,字子文,号文晦。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现个人的孤独和思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回忆起与年轻友人的快乐时光,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老年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重阳节的场景,描绘了诗人对往昔青春的追忆以及对当前孤独老年的感慨。开头两句,诗人回忆起与少年时的朋友在重阳节游玩的情景,欢声笑语中有红袖和黄花的陪伴,营造出一幅生动而美好的画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两句,诗人站在西风萧瑟的山崖石路上,白头苍苍,心中满是忧愁。诗中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深刻地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老去的感慨。

诗人运用“西风”“白头”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失落与孤独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索与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阳昔与少年游:重阳节时与年轻朋友们一起游玩,表现了青春时的欢乐。
  • 红袖黄花送酒筹:有美丽的女子和菊花相伴,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欢乐的氛围。
  • 今日西风厓石路:如今在西风萧瑟的山崖石路上,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艰难。
  • 白头乌帽不胜愁:白发苍苍,黑帽遮不住心中的愁苦,表达出老年的无奈与忧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场景,增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意象:运用“重阳”“红袖”“黄花”“西风”等意象,营造出丰富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青春逝去的怀念与对老年孤独的感叹,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长寿与团聚。
  • 红袖:象征青春与美丽。
  • 黄花:象征高洁与长寿。
  • 西风:象征凋零与秋天的来临。
  • 白头:象征老年与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的传统寓意是什么? A) 迎春 B) 长寿 C) 祭月 D) 赏雪

  2. 诗中“红袖黄花”指的是什么? A) 酒水 B) 朋友 C) 美丽的女子和菊花 D) 诗歌

  3. 诗人通过“白头乌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忧愁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

  1. B) 长寿
  2. C) 美丽的女子和菊花
  3. B) 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日登高》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日登高》:同样描绘重阳节的情景,主题强调团聚与人生的哲理。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与对风景的感悟,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曹文晦诗文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三》这首诗,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雨中花 灯宵后小雨 雨中花/夜行船 雨中花慢·宴阙倚栏郊外 雨中花 戊寅荷花生日,社集分赋 雨中花慢 四月初二日阴雨,访彦通屯云馆,联句用东坡韵 雨中花 其二 春去 雨中花 其一 江亭晚集 雨中花 雨中花 重过来谁园 雨中花 答索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诈的词语有哪些 毋字旁的字 尊刚 器满将覆 衔恨蒙枉 来至 一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过套 气象一新 榅桲 论列是非 恍悟 反文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汶阳田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