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4:32
天地一憯憺,草木无不靡。
百里暮浩浩,下见旧时垒。
野鸟声何哀,啾啾沟壑里。
万骑此摧藏,烦冤不能理。
白日寒原昏,犹闻泣荆杞。
岂无侯与王,独以征战死。
有酒不能酹,悲风动淮水。
天地间一片苍茫,草木无不低垂。
百里远方,暮色沉沉,隐约可见旧时的土堆。
野鸟的鸣叫何其哀伤,在沟壑中啾啾而鸣。
万骑踏破这片土地,满腹的冤屈无法得到理清。
白日渐渐昏暗,依然听见荆棘丛中的哭泣声。
难道没有侯王和贵族,唯独因征战而死。
有酒却无处倾洒,悲风吹动着淮水。
冯煦,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作品表现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诗歌常常充满历史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在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的主题上有较深刻的表达。
此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传统上是祭祖和缅怀英烈的日子,诗人通过描绘辽阔的自然景象与战争后果,表达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反映了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与无奈。
《九日同少符饮 其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战乱的控诉。全诗以“天地一憯憺”开篇,给人以苍凉的视觉感受,仿佛天地间除了荒凉与凋零,再无其他。接着,诗人用“百里暮浩浩”的意象,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着历史的沉重和无尽的哀伤。
“野鸟声何哀”一句,借助小小的鸟声,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悲情,展现了战争对自然的影响。而“万骑此摧藏”则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摧残,诗人以此表达对无辜者的同情。最后,诗人以“有酒不能酹”收尾,虽有酒可饮,却无心倾洒,暗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展示了清代诗人对历史、生命与战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人类苦难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战争的控诉。诗人在沉重的历史背景下,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和平的渴望。
“天地一憯憺,草木无不靡”中“靡”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万骑”指的是?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
以上是对《九日同少符饮 其二》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