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6:12
原文展示:
佳节登临兴已残,
闭门卧疾失清欢。
龙山人老空吹帽,
虎阜乡遥漫挂冠。
那有白衣来送酒,
更无黄菊对凭阑。
避灾稍胜京华客,
高枕方床梦自安。
白话文翻译:
在佳节来临之际,兴致已然减退;
闭门卧病,失去了清雅的欢愉。
龙山的老人空自吹着帽子,
而虎阜的乡村遥远得只挂着帽子。
哪里有身穿白衣的人来送酒,
更没有黄菊花在栏杆对面陪伴。
避开灾难的我,比京华的客人稍微好些,
高枕无忧,安然入梦。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祖棻(生卒年不详),字子恺,号壶山,近代诗人,曾任职于清朝,个性洒脱,擅长写古诗,作品多反映个人感受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重阳节之际,诗人因病闭门在家,未能参与节日的欢庆,表现出对节日氛围的失落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日》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在佳节的氛围中,诗人却因病无法与人同乐,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的情感。诗中提到的“龙山人老空吹帽”和“虎阜乡遥漫挂冠”象征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但现实却是无奈的衰老与隔绝。
“那有白衣来送酒,更无黄菊对凭阑”一句,体现了节日中缺乏陪伴的孤独感,白衣代表着送酒的宾客,而黄菊则是节日的象征,两者的缺失让人感到无比落寞。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避灾稍胜京华客”表达了一种安然的自我安慰,尽管身处病痛之中,却仍能在梦中找到一丝宁静。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以对比的方式展现,既有对节日的怀念,也有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重阳节的主题,反映了个人在传统节日中的孤独感与对生命流逝的思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衣”指的是:
A. 送酒的人
B. 节日的装扮
C. 诗人的朋友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龙山人老空吹帽”表达了对__的无奈。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 (对/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祖棻的《九日》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在佳节时刻反映了个人的孤独感,但沈祖棻更侧重于对身体和生命的无奈,而杜甫则更为广泛地探讨了人生的苦痛与社会的纷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