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5:22
悄悄禁门闭,夜深无月明。
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深人静的场景,禁门紧闭,四周静谧,夜空中没有星月的光亮。我独自一人坐在西窗旁,耳边响起了新秋的蝉鸣声。
“蛩声”即蝉声,古代诗词中常用蝉声来象征孤独、清冷的情感。在古代文化中,蝉常被视为高洁和清静的象征。禁中即皇宫,体现了诗人身处的特殊环境,反映出一种孤独感。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关心社会民生,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可能是他在宫中生活时的真实写照。诗中表现出对孤独与寂静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
《禁中闻蛩》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夜晚场景。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悄悄禁门闭”开篇,便把读者带入一个封闭而又静谧的环境。禁门象征着皇宫的封闭与孤独,而“夜深无月明”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幽暗与宁静。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独自坐在西窗旁,感受到的是孤独的寂静。此时,耳边响起的新蛩声,既是自然的声音,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新蛩声所带来的,不仅是秋天的气息,更是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感知。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感悟。白居易用平易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在夜深人静的环境中,诗人通过耳边的声音,勾起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珍视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孤独与思索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禁中闻蛩》主要描绘了哪个场景?
a) 春天的繁华
b) 秋天的寂静
c) 夏天的热闹
“满耳新蛩声”中的“蛩”指的是什么?
a) 蝉
b) 青蛙
c) 鸟
诗中“夜深无月明”所传达的情感是?
a) 欢快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