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0:15
大地苍茫无限好,猛抬头霞光缭绕。
千红万紫望春回,春又去,人烦恼。
踏遍小园青青草。花满地无人来扫。
閒情一片寄霜毫。诗未就,情难了。
这片大地辽阔而美好,抬头望去,霞光四射。
成千上万的花朵期盼着春天的归来,而春天又匆匆离去,人们心中充满烦恼。
我在小园中走遍了绿草如茵的地方,花儿盛开,却没有人来打理。
我将这份闲情寄托在诗句中,然而诗句未成,情感却难以了结。
罗锦堂,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多受传统诗词影响,善于描写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豆叶黄 清明感怀》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天与夏天交替之际,诗人借此时节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思人生、情感与时间的流逝。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首句“大地苍茫无限好”,以宽广的视野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随之“猛抬头霞光缭绕”则带来一种视觉的冲击,仿佛一瞬间被美丽的景象所吸引。接下来的“千红万紫望春回”描绘了春天百花齐放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然而,诗人紧接着以“春又去,人烦恼”点明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突显出内心的失落与忧愁。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小园的景象:“踏遍小园青青草,花满地无人来扫。”这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繁花似锦,也透出一种孤独和被遗忘的感觉。无人来扫的花园,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诗未就,情难了”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深邃而复杂,尽管努力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仍然难以完全了结。
整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结合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孤独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期待与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孤独感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春又去,人烦恼”反映了什么情感?
“千红万紫”用来形容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