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0:25
豆叶黄(唐腔也,为伯南赋早梅,复和韵)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冰溪疏影竹边春。
翠袖天寒炯暮云。
雪里精神淡伫人。
隔重门。
宝粟生香玉半温。
春天的竹边,冰冷的溪水映出疏朗的影子。
寒冷的天色中,翠绿的衣袖衬托着夕阳的云彩。
在雪中,清淡的气息静静地伫立着人影。
隔着重重的门,宝贵的粮食散发着香气,温暖了玉石般的心灵。
张元干,字仲明,号惭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张元干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豆叶黄》作于春季,正值梅花初绽之时,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感悟。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珍视。
这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清新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前两句描绘了冰溪的疏影与竹边的春色,使人感受到寒冷中的温暖。冰溪的清澈与竹影的疏朗,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翠袖天寒炯暮云”一句,通过“翠袖”与“天寒”的对比,传达出一种清冷而又生动的意象,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双重冲击。这里的“翠袖”不仅是对女子的描绘,更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
后两句则转向更为内省的情感表达。“雪里精神淡伫人”体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在说生命的美好不在于外在的繁华,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事物的深刻理解。“隔重门,宝粟生香玉半温”则暗示着一种珍贵与温暖,表达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传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情感基调,启示人们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次美好。
《豆叶黄》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诗中“翠袖”指什么?
“雪里精神淡伫人”中的“淡”字,可以理解为:
《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与《豆叶黄》中对春天的描绘都传递出浓厚的自然气息,但前者更具动感,而后者则体现了静谧的美感。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