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1:37
原文展示:
山中寄梁判官 李山甫 〔唐代〕 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翠微开。 更无尘事心头起,还有诗情象外来。 康乐公应频结社,寒山子亦患多才。 星郎雅是道中侣,六艺拘牵在隗台。
白话文翻译:
我计划偶然地回到东林隐居,柴门深深地向着青翠的山峦敞开。 心中不再有尘世的烦恼,却有诗意的灵感从外界涌入。 康乐公应该频繁地结社聚会,寒山子也因才华横溢而烦恼。 星郎(指梁判官)优雅地成为道友,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在隗台受到限制。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李山甫寄给梁判官的作品,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李山甫隐居东林时所作,通过寄诗给梁判官,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嚣、追求诗意生活的心境,同时也对梁判官的才华和道友关系表示赞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诗中“归卧东林”和“柴门深向翠微开”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面向自然的隐居环境,而“更无尘事心头起,还有诗情象外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诗意灵感的渴望。后两句通过对康乐公和寒山子的提及,以及对梁判官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才华和道友关系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隐逸诗的典型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通过对隐居环境的描绘和对诗意灵感的渴望,以及对才华和道友关系的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柴门深向翠微开”中的“翠微”指的是什么? A. 青翠的山峦 B. 翠绿的树木 C. 翠玉 D. 翠鸟
诗中“更无尘事心头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烦恼 B. 宁静 C. 忧愁 D. 兴奋
诗中提到的“康乐公”和“寒山子”分别指谁? A. 李泌和寒山 B. 李白和杜甫 C. 王维和孟浩然 D. 白居易和刘禹锡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