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吟》

时间: 2025-05-06 03:01:48

诗句

除却闲吟外,人间事事慵。

更深成一句,月冷上孤峰。

穷理多瞑目,含毫静倚松。

终篇浑不寐,危坐到晨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1:48

原文展示:

夜吟 李山甫 〔唐代〕 除却闲吟外,人间事事慵。 更深成一句,月冷上孤峰。 穷理多瞑目,含毫静倚松。 终篇浑不寐,危坐到晨钟。

白话文翻译: 除了闲暇时吟诗,对人间其他事都感到懒散。 夜深人静时,才能完成一句诗,月光冷冷地照在孤独的山峰上。 深入思考时常常闭目,含着笔静静地倚靠在松树旁。 整篇诗写完仍然无法入睡,端坐到晨钟响起。

注释:

  • 除却:除了。
  • 闲吟:闲暇时吟诗。
  • 慵:懒散。
  • 更深:夜深。
  • 穷理:深入思考。
  • 瞑目:闭目。
  • 含毫:含着笔。
  • 浑不寐:完全无法入睡。
  • 危坐:端坐。
  • 晨钟:早晨的钟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怀、咏物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吟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疏离感和对诗歌创作的专注与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诗中“除却闲吟外,人间事事慵”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日常事务的懒散态度,凸显了其对诗歌的热爱。而“更深成一句,月冷上孤峰”则通过夜深人静、月光冷照孤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专注的创作氛围。后两句“穷理多瞑目,含毫静倚松”和“终篇浑不寐,危坐到晨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投入,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和持久不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除却闲吟外,人间事事慵”:诗人表达了对日常事务的懒散态度,凸显了其对诗歌的热爱。
  2. “更深成一句,月冷上孤峰”:通过夜深人静、月光冷照孤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专注的创作氛围。
  3. “穷理多瞑目,含毫静倚松”:描绘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和专注状态。
  4. “终篇浑不寐,危坐到晨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投入和持久不懈。

修辞手法:

  • 拟人:“月冷上孤峰”中的“月冷”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意境。
  • 对仗:“穷理多瞑目,含毫静倚松”中的“穷理”与“含毫”、“瞑目”与“倚松”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

意象分析:

  • 月冷上孤峰:月亮和孤峰的意象,营造出孤寂而专注的创作氛围。
  • 含毫静倚松:含笔和倚松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和专注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除却闲吟外,人间事事慵”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诗歌创作 B. 日常事务 C. 自然景物 D. 社会环境

  2. “更深成一句,月冷上孤峰”中的“月冷”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3. 诗的最后一句“终篇浑不寐,危坐到晨钟”表达了诗人什么状态? A. 疲惫 B. 兴奋 C. 专注 D. 困惑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夜晚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歌的深入分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驻跸兴安八首 其四 过钱氏北墅作二章 其一 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 其二 夜坐忆剡溪 即事漫述四首 其三 和塞上曲 其二 迈陂塘 黄鹤楼扁舟访友图 麦山老人 双清图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宽鱼大 久病成医 爱憎分明 亠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日长至 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耸肩缩背 包含袅的词语有哪些 懦愚 风云月露 面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虚室上白 刀字旁的字 包含跛的词语有哪些 千真万实 盐梅之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