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3:2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25:55
秋去冬来冬又暮。明月宵深,满腹愁如絮。寂寞自烧香一炷。荒鸡喔喔天将曙。独坐危楼无一语。烛扉更阑,有恨将谁诉。霜重天寒何处去。数声雁向林间度。
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冬夜又将结束。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深夜,心中满是忧愁,像絮一般飘荡。寂寞中我点燃一炷香。荒凉的鸡鸣声响起,天色渐亮。我独自坐在高楼上,无话可说。烛光照耀着门扉,夜已深沉,心中的怨恨又该向谁倾诉呢?寒霜压重,天寒地冻,我该往何处去呢?远处传来几声雁鸣,它们飞向林间。
姚光,近代诗人,生于清朝,后期生活在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多为清新而带有忧伤,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蝶恋花 冬夜有感》是在一个冬夜写成的,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思索人生,感受到孤独与忧愁。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
《蝶恋花 冬夜有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冬夜抒情诗。全诗通过描绘冬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的“秋去冬来冬又暮”直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失落。接着,“明月宵深,满腹愁如絮”更是将内心的愁苦与夜色的寂静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诗中“寂寞自烧香一炷”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对往昔的追忆与反思。而“荒鸡喔喔天将曙”则用鸡鸣声来象征黎明的到来,这种对比使得夜的寂静与黎明的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独坐危楼无一语”一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高楼的孤独状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沉思和无奈。接下来的“烛扉更阑,有恨将谁诉”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倾诉的痛苦,恨意与孤独在此交织。
最后一句“数声雁向林间度”给诗的结尾增添了一丝动感,几声雁鸣似乎在召唤着诗人回归自然,或是暗示着生活的不确定性。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情感的渲染上都极具韵味,使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情感基调是忧伤与惆怅,但又隐含着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满腹愁如絮”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独坐危楼无一语”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荒鸡”暗示了什么?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姚光的作品虽然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但姚光更侧重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而李白则更加强调思乡之情。两首诗都在月光下描绘了孤独的情感,但情感的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