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9:34
鹈鷞一声春已晓,蝴蝶双飞,暖日明花草。
花底笙歌犹未了,流莺又复催春老。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
老桧独含冰雪操,春来悄没人知道。
鹈鷞一声春天已经明了,蝴蝶成双飞舞,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花草。
花底下的笙歌还未结束,流莺又催促着春天的老去。
早已是残红的枝头所剩无几,飞扬的絮状物无情地让人烦恼。
老松独自保持着冰雪的操守,春天来临却无人知晓。
段克己,金朝诗人,作品风格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其诗词常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
此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
《蝶恋花·鹈鷞》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美好与短暂。首句“鹈鷞一声春已晓”,以鸟鸣作为春天来临的标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春天中蝴蝶双飞、温暖阳光照耀花草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对春天的消逝表达出惋惜与无奈。“流莺又复催春老”,流莺的鸣叫仿佛在催促春天的老去,增添了一丝忧伤的情感。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美好的描绘,也有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伤。“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这两句将春天的短暂与无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流露出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最后一句“春来悄没人知道”则引发了更深的思考,仿佛在强调即使春天再美,也是短暂且容易被忽视的,反映出一种孤独感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通过春天的美景与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哲理思考。
“鹈鷞一声春已晓”中“鹈鷞”指的是哪种动物?
诗中描绘的春天的特点包括:
“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中的“飞絮”指的是什么?
与苏轼的《蝶恋花》相比,段克己的《蝶恋花·鹈鷞》在描写春天的同时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苏轼则多了一份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歌颂。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主题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