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宿青阳旅舍起观林端积雪半消疑山矾盛开》

时间: 2025-08-04 08:30:33

诗句

风卷千林夜雪晴,九华山下月微明。

不须更觅唐昌蕊,树树珑璁玉刻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8:30:33

原文展示:

夜宿青阳旅舍起观林端积雪半消疑山矾盛开
风卷千林夜雪晴,九华山下月微明。不须更觅唐昌蕊,树树珑璁玉刻成。

白话文翻译:

在青阳旅舍过夜,清晨我在林边望去,积雪已然半消,山里的山矾似乎盛开了。微风卷动千林,夜来的雪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晴朗,九华山下的月色微微明亮。无需再去寻找唐昌的花蕊,树上的每一棵都像是用玉雕刻出来的一般晶莹剔透。

注释:

  • 青阳旅舍:青阳为地名,旅舍即旅馆,表示作者在此过夜。
  • 观林端:指的是在林边观望。
  • 积雪半消:指冬雪已经融化了一半。
  • 疑山矾盛开:山矾是一种植物,诗人怀疑它在这一时节盛开。
  • 唐昌蕊:唐昌花蕊,指唐昌地区特有的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字季常,号惭愧,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冬季的早晨,作者在青阳旅舍醒来,看到春日的阳光照耀下,融化的积雪和盛开的山矾,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感受。首句“风卷千林夜雪晴”,描绘出风的轻柔与雪的晴朗,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而“九华山下月微明”则用月光的微弱来反衬清晨的静谧,形成一种淡淡的诗意。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欣赏与珍视,表达出不需要去寻找那些特定的花蕊,因为眼前的景象已经足够美丽。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卷千林夜雪晴:风轻轻地卷动着千树万林,经过一夜的雪后,天色晴朗,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 九华山下月微明:在九华山下,微弱的月光洒落,给这片宁静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神秘。
  3. 不须更觅唐昌蕊:无需再去寻找唐昌的花蕊,因为眼前的景象已经足够美丽。
  4. 树树珑璁玉刻成:每棵树都像是用玉石雕刻而成,形象生动,展现出自然的精致与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把树比喻为用玉刻成,突出其美丽。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风的动作描绘如同有生命,使景象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映衬出一种宁静、优美的生活情趣,传达出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象征着安静与思考。
  • 山矾:象征着生命力和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卷千林夜雪晴”的意思是: A. 风刮得很大,雪下得很厚
    B. 风轻轻地吹动,雪已经融化
    C. 风吹得很冷,雪还没有融化

  2. “树树珑璁玉刻成”中的“珑璁”指的是什么? A. 树的颜色
    B. 树的形状
    C. 树的光泽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的诗,描绘夜晚的美景。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展现春天的自然美。

诗词对比:

  • 韩元吉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之处,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欣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晋书 晚菊 秋晚寓叹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 谢客相过 还舍 晚兴 泛舟 汲东山下井 野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走着瞧 牛字旁的字 抑扬 冶金 变名易姓 蚓结 包含迹的成语 秋菊春兰 彐字旁的字 求之有道 位尊贱隔 至字旁的字 投膏止火 凉丝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