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02
敕使穿云破湿苔,
水边坐石更行杯。
翩翩野鹤飞如舞,
冉冉岩花笑不来。
乱木交柯盘圣井,
数峰削玉并仙台。
平明绝顶穷幽讨,
更上青城望一回。
这首诗描绘了青城山的美丽景色和悠然的心境。开头提到有命令的使者穿越云层,脚下湿润的苔藓被踩破,水边坐在石头上再饮一杯。接着描绘了野鹤翩翩起舞,岩边的花儿却慢慢凋谢,似乎在感叹什么。接下来,诗人描写了交错的树木环绕着圣井,几座高峰像削成的玉石一样,宛如仙界的台地。最后,诗人表示要在明亮的绝顶穷尽幽深的探讨,再次向青城山的美景望去。
青城山为道教名山,代表着清幽和隐逸,诗中提到的“圣井”与“仙台”均与道教文化相关,象征着高洁的精神和追求。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道家思想的理解。
这首诗创作于青城山游览之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汪元量的《青城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展现了青城山的风光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以“敕使穿云”引入,立即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中运用“湿苔”和“水边坐石”这样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青城山的自然风貌,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接下来,飞舞的野鹤与岩花的对比,似乎在暗示着一种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更为重要的是,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乱木交柯”和“数峰削玉”的意象,进一步提升了景物的层次感,使得青城山的高耸与神秘更加鲜明。
最后一句“更上青城望一回”,不仅是对美景的渴望,也是对心灵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理想,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与追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青城山的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诗中表现出一种超脱凡俗的心境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诗中“翩翩野鹤”是用来形容什么?
“数峰削玉”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