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

时间: 2025-05-09 00:13:52

诗句

太湖风起浪头高,锦柁摇摇坐不牢。

靠著篷窗垂两目,船头船尾烂弓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3:52

原文展示:

太湖风起浪头高,
锦柁摇摇坐不牢。
靠著篷窗垂两目,
船头船尾烂弓刀。

白话文翻译:

太湖上风起浪涌,波涛汹涌得很高,
船在波浪中摇晃,坐着的人非常不稳。
我倚靠在船篷的窗户旁,眼睛向下望去,
船头和船尾的景象不堪入目,仿佛是破烂的弓刀。

注释:

  • 太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风景秀丽,水域宽广。
  • 锦柁:指装饰华丽的船只,通常用于游船或商船。
  • 烂弓刀:指船头和船尾的样子像是残破的弓和刀,形象生动,反映出船只在风浪中的摇晃与不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太湖,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常常成为诗人描写的对象。此外,烂弓刀的比喻,可能暗示船在风浪中失去方向感与稳定性,传达出一种不安与无奈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尤其是湖泊、山川,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湖州,反映了作者在太湖上遇到的风浪与困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的渺小,亦可能是对生活中不稳定因素的隐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湖的波涛汹涌,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船只的不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开篇用“风起浪头高”引入,立即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波涛的形象生动而震撼。接着,作者通过“锦柁摇摇坐不牢”描绘出船在波浪中的不稳,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两句则通过“靠著篷窗垂两目”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无奈与沉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太湖风起浪头高:描绘了太湖上风起时波浪高涨的场景,给人一种动感。
    • 锦柁摇摇坐不牢:船只因风浪摇晃,坐着的人感到不安,象征生活的动荡。
    • 靠著篷窗垂两目:诗人依靠在船篷旁,目光向下,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沉思。
    • 船头船尾烂弓刀:船的形象恍若破损的武器,暗示着船只的无助与不堪,生动形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头船尾比作烂弓刀,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通过“坐不牢”传达出船在风浪中如同人一样的不安情绪。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狂暴和船只的无助,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瞬息万变的困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不安。

意象分析:

  • 太湖: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不可预测。
  • :象征人生旅程中的摇摆与不稳。
  • 风浪:代表外部环境的挑战与内心的不安。
  • 烂弓刀:象征脆弱与破败,暗示生活的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湖”是指哪个地方? A. 浙江
    B. 江苏
    C. 两者皆是
    D. 以上都不是

  2. “锦柁”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豪华的船
    B. 普通的船
    C. 小船
    D. 战船

  3. 诗中“船头船尾烂弓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安全
    C. 不安与脆弱
    D. 自豪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情感的交织。
  • 王维《山居秋暝》: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体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但着重于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汪元量则更侧重于自然环境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楚辞的对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制笔温生二首,并引 其一 过浦城赠王令长源二首 其一 渔家 和汝其通见寄 次韵郑琴山并谢中书君之贶三首 其三 梁溪顾梁汾舍人过访赋此以赠兼题其小像 失调名(赠妓) 出师 黄白仲以二十绝句见投答之得六首 其四 古银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渫雨 心细如发 包含咬的成语 包含挚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肉味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尻坐 包含翟的词语有哪些 分开头的成语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许旌阳 貝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单人旁的字 面折廷诤 果于自信 肀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