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2:15
今夜宿封丘,明朝过汴州。
云横遮远塞,水落见长洲。
树折枣初剥,藤枯瓜未收。
倾囊沽一斗,聊以慰羁愁。
今晚我宿在封丘,明天将经过汴州。
远处的云层遮住了视线,水位下降后可以看见长洲。
树上的枣子刚开始剥皮,藤上的瓜果还未成熟。
我倾尽囊中所有,买了一斗酒,聊以解愁。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旅途中的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情。
《封丘》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与旅途的孤独感,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封丘宿夜的情景,展现了他对未来旅途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直入主题,简洁明了地描述了时间和地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云横遮远塞,水落见长洲”两句,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交织,云的遮挡象征着对未来的未知和旅途的艰难,而水位的变化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下文“树折枣初剥,藤枯瓜未收”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
最后一句“倾囊沽一斗,聊以慰羁愁”是全诗情感的高潮,以酒作为解愁的工具,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带有浓厚的抒情意味,表现了孤独与忧愁。
诗人今晚宿在哪里?
诗中提到的“倾囊沽一斗”是什么意思?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同样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透出的情感与汪元量的《封丘》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杜甫的作品更显沉重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