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龟峰》

时间: 2025-04-26 03:46:44

诗句

遥望龟峰石,未到心已寄。

碧霄驻华影,平厓郁佳气。

林深冠盖稀,日落樵人憩。

谷口闻钟声,知有浮图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44

原文展示:

遥望龟峰石,未到心已寄。
碧霄驻华影,平厓郁佳气。
林深冠盖稀,日落樵人憩。
谷口闻钟声,知有浮图氏。

白话文翻译:

远远望去龟峰的石头,虽未到达,但心已经寄托其中。
碧蓝的天空映照着华丽的倒影,平坦的山岗散发着宜人的气息。
树林深处树冠稀疏,日落时分樵夫在此休憩。
在山谷的入口听见钟声,知道那里有佛塔的存在。

注释:

  • 龟峰:指的是一种形状如龟的山峰,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 碧霄:指的是碧蓝的天空。
  • 华影:形容美丽的景象或物体的影子。
  • 平厓:指的是平坦的山崖。
  • 樵人:砍柴的人。
  • 浮图:佛塔,表示有佛教寺庙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渐逵,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景观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游览龟峰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对山水的向往和对人文景观的敬仰。

诗歌鉴赏:

《龟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龟峰的美丽与壮丽。全诗从远望入手,展现了诗人对龟峰的向往与寄托,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这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非常丰富,诗人通过“遥望”与“未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感和心灵的寄托。接下来,通过“碧霄驻华影”和“平厓郁佳气”,诗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表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和谐美。

而在“林深冠盖稀”中,诗人则表现出自然环境的幽静和深邃,日落时分樵夫的憩息更是增添了生活气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谷口闻钟声,知有浮图氏”,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还引发了对佛教文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追求清新平和,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遥望龟峰石,未到心已寄:远远望去,龟峰的石头已经吸引了我的心,虽然尚未到达。
  2. 碧霄驻华影,平厓郁佳气:碧蓝的天空映照出美丽的景象,平坦的山崖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3. 林深冠盖稀,日落樵人憩:树林深处,树冠稀疏,日落时樵夫在此休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4. 谷口闻钟声,知有浮图氏:在山谷口听见钟声,知道那里有佛塔,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龟峰与心灵寄托进行比喻,表达情感。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时,赋予其情感,如“碧霄驻华影”。
  • 对仗:如“遥望”与“未到”、“日落”与“樵人憩”等,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文景观的敬仰,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传达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龟峰:象征坚韧、长寿。
  • 碧霄:象征辽阔、纯净的天空。
  • 樵人:象征劳动、生活的气息。
  • 浮图:象征人文历史和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龟峰”象征什么?
    A. 青春
    B. 坚韧和长寿
    C. 财富

  2. “日落樵人憩”中,樵人指的是什么?
    A. 砍柴的人
    B. 渔民
    C.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浮图”指的是什么?
    A. 塔楼
    B. 佛塔
    C. 亭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感悟。
  • 《山中问答》王维:表达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渐逵的《龟峰》与王维的《山中问答》:两者都以自然景观为题材,但《龟峰》更侧重于对人文气息的描绘,而《山中问答》则更加强调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渐逵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指南》
  • 《意象与情感:王维、王渐逵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春秋战国门。范蠡 春秋战国门。夫差 赠琴僧 东山高卧 白牛岩 和挹枫送春 西湖 夏日闲居 宫人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隶字旁的字 霜剑 托公行私 抱表寝绳 寸白军 辩照 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辨龙蛇 耳字旁的字 收摭 溯流穷源 捏手捏脚 牛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倦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