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赴连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张员外》

时间: 2025-05-07 07:01:20

诗句

常时并冕奉天颜,委佩低簪彩仗间。

今日独来张乐地,万重云水望桥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1:20

原文展示:

常时并冕奉天颜,委佩低簪彩仗间。今日独来张乐地,万重云水望桥山。

白话文翻译:

平时我总是在朝廷上侍奉皇上,身披朝服,佩戴华丽的饰品,站在彩色的仪仗之间。今天我独自来到这张乐山,万重的云水之间,远远眺望那座高耸的桥山。

注释:

  • 常时:平时、通常。
  • 并冕:指身穿朝服,冕是古代官员的帽子,象征权威。
  • 奉天颜:侍奉天子的面容,指在朝廷上侍奉皇帝。
  • 委佩:形容佩戴的饰物低垂,显得端庄。
  • 张乐地:指的是张乐山,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到之地。
  • 万重云水:形容山水云雾交错,层层叠叠的景象。
  • 桥山:高耸的山,可能是特指某座山峰。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天颜”与古代皇帝的尊称有关,表现出诗人对权威的尊重。张乐地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名,或有其历史渊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晚唐诗坛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风趣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古体诗。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贬谪,但他始终抱有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朝廷生活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张乐地”是他出行的途中,体现了他在孤独旅途中对景色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前两句描绘了他平日里在朝廷上侍奉皇帝的情景,既有对权威的尊重,也显露出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诗中“常时并冕奉天颜”一句,表现了他官场生活的繁华与荣耀,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今日独来”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句“今日独来张乐地”则转向了自然,表达了诗人此时此地的独立与自由,也暗示了一种逃离官场的愿望。最后一句“万重云水望桥山”则是对自然的赞美,云水相融、山川壮丽,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整首诗的意境在于将繁华与宁静、权力与自由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常时并冕奉天颜:平时身穿朝服,侍奉天子,体现了诗人曾经的荣耀与责任。
  • 委佩低簪彩仗间:形容在华丽的仪仗中,佩饰显得低调,代表着一种内心的谦卑。
  • 今日独来张乐地:今天独自来到张乐山,表现了诗人对个人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追求。
  • 万重云水望桥山:远望重重叠叠的云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山水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冕”与“簪”,“彩仗”与“张乐地”,形成美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内心的期盼,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由的向往与对过去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哲理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权力与荣耀。
  • 云水:象征自然的广阔与自由。
  • 桥山:象征高远与追求,暗示人生的理想与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奉天颜”指的是谁? A. 皇帝
    B. 诗人
    C. 官员
    D. 妃子

  2. “今日独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孤独
    B. 快乐
    C. 忧伤
    D. 忘忧

  3. 诗中提到的“张乐地”是指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一座山
    C. 一座城市
    D. 一个景区

答案:1. A;2. A;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夜泊牛津》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刘禹锡的这首诗在意境上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而刘禹锡则在自然中反映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不满。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刘禹锡诗文选》

相关查询

故太恭人董氏挽词五首 读唐人于濆、刘驾诗 题刘子远宴坐画图楼 寄题更好轩二首 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 德寿宫庆寿口号十篇 游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 和九叔知县昨游长句 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过建封寺下连鱼滩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硇洲 练丝 虎狼之威 泰真 鼓舌扬唇 同字框的字 旷绝一世 酉字旁的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 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赤字旁的字 腹背夹攻 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为德不卒 歪打正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