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3:09
道院杂兴
陆游 〔宋代〕
龟堂有叟富神通,白发何妨两颊红。
先取山川来掌上,却移天地入壼中。
莺花不老非尘世,风月常新夺化工。
近作东篱君未见,一尊少住莫匆匆。
在龟堂中有一位老者,他拥有丰富的神通,白发苍苍又何妨面颊红润呢?
他先把山川的美景掌握在手中,再把天地的变化装入酒壶中。
莺花不会衰老,这是因为它们不属于尘世,风月总是新的,超越了人间的工艺。
最近创作的东篱诗篇你还未见到,一杯酒请慢慢品尝,莫要匆匆而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广泛涉及政治、生活和自然,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理想。
创作背景:
《道院杂兴》创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此时的陆游已身处晚年,回顾往昔,感慨万千,诗中流露出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道院杂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之美的诗作,诗人以“龟堂有叟”开篇,描绘了一位在道教氛围中修道的老者形象,表明即便白发苍苍,生命的活力与智慧依然闪耀。诗中通过“先取山川来掌上,却移天地入壼中”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掌握和对天地变化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引入“莺花不老非尘世”的意象,表明真正的美与青春不受世俗的侵扰,风月常新,超越了人间的工艺与限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追求。
最后一句“近作东篱君未见,一尊少住莫匆匆”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期盼,提醒对方珍惜时光,慢慢品味生活的美好。整首诗在写自然、道教文化、友谊中,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豁达与深邃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友谊的珍惜,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道院杂兴》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龟堂”象征什么?
A. 道教文化
B. 田园生活
C. 朝廷政务
D. 商业繁荣
诗中说“莺花不老非尘世”,这句话的意思是?
A. 青春易逝
B. 自然之美不受世俗影响
C. 人生苦短
D. 友谊长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道院杂兴》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陆游的诗更多体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哲理思考,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个人的隐逸与自然的融合。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全面展示了《道院杂兴》的诗歌意境、背景及其文学价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