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2:36
《书中乾蝴蝶》
作者: 沈纕 〔清代〕
此身未肯没蓬蒿,翰墨钻研志趣高。
早并虫鱼登尔雅,自寻香草到离骚。
怜他金粉耽缃帙,写尔芳魂托彩毫。
一卷南华凭梦醒,始知栩栩亦徒劳。
这身躯尚不愿意埋没在蓬蒿之中,笔墨的研究志趣高远。
早就与虫鱼一起登上高雅的境界,自寻香草来到《离骚》。
怜惜那些金粉堆砌的书籍,写下你的芳魂托付于彩色的笔毫。
翻阅一卷《南华》,在梦中醒来,才知道栩栩如生也是徒劳无功。
作者介绍:
沈纕(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浓厚的时代。他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创作背景:
《书中乾蝴蝶》作于沈纕对文人生活和艺术追求的反思之际,表达了他在追求艺术与知识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与思考。
《书中乾蝴蝶》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古诗,透过沈纕的笔触,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反思。首句“此身未肯没蓬蒿”直接表明了诗人不愿意沉沦于平庸、渺小的人生状态,他希望通过笔墨的研究来实现自我价值。接下来的两句则体现了他对高雅生活的向往,诗人自比虫鱼,意欲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又渴望通过对《离骚》的探索,追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金粉”所代表的华丽书籍表示怜惜,似乎在传达一种对浮华的反思。他写作的目的在于托付自己的精神追求,然而在最后一句“一卷南华凭梦醒”中,诗人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终意识到即使是再美的追求也可能是徒劳的。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沈纕的深刻思考和丰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文化的热爱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此身未肯没蓬蒿”中的“蓬蒿”指什么?
A. 美丽的花朵
B. 杂草
C. 高山
D. 清水
诗中提到的“南华”是指哪部经典?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南华经》
D. 《离骚》
诗人对“金粉”书籍的态度是?
A. 赞赏
B. 轻视
C. 怜惜
D. 忽视
答案: 1-B; 2-C;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纕的《书中乾蝴蝶》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沈纕更注重内心的探索与哲理的思考,而李白则强调享乐与豪情,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背景,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