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10
湖上隐居秋日漫兴四首
作者: 王懋明 〔明代〕
屡空亦自得,偃息有衡门。
不出人间世,时为象外言。
抚琴聊永日,艺圃任无藩。
此意何人会,裁书与巨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隐居在湖上,虽多次空闲却也自得其乐,偶尔躺下休息,门前有个简易的衡门。诗人不愿出入人世间,时常将心中的感慨用象外的言辞表达出来。弹琴来消磨漫长的日子,任凭自己的园艺随心所欲,不受限制。这种心境又有谁能体会呢?所以我将这份情意写成书信寄给了巨源(可能指朋友或知音)。
王懋明(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隐居生活和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他在生活中追求宁静与自得,常在山水间游历,创作了大量与自然、隐逸相关的诗歌。
此诗创作于王懋明隐居生活的某个秋日,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他以湖水为伴,体验自然的清幽,思考人生的真谛。
王懋明的《湖上隐居秋日漫兴四首》展现出一种恬淡而又自得的隐居生活。诗中通过描绘诗人悠闲自得的状态,传达出对世俗的淡薄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联“屡空亦自得”表明诗人在多次空闲中找到了自我满足,不再执着于外界的评价与功名利禄。接着,诗人以“偃息有衡门”描绘出隐居的环境,简单的衡门象征着他生活的清静与简朴。
诗中的“抚琴聊永日”则进一步表现出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弹琴不仅是消遣,也是与自我心灵对话的方式。最后一句“此意何人会”引人深思,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与境遇在世人中难以找到共鸣,最终选择将这份心意寄托于书信之中,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隐逸的理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安宁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孤独,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它反映了文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王懋明的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偃息有衡门”中的“衡门”象征着什么?
诗中的“此意何人会”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