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漫兴十一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4 03:38:13

诗句

截竹钩丝作钓筒,半缠苍石著波中。

忽焉快跃知鱼中,相语相呼促短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13

原文展示:

漫兴十一首 其四 赵蕃 〔宋代〕

截竹钩丝作钓筒,半缠苍石著波中。 忽焉快跃知鱼中,相语相呼促短篷。

白话文翻译:

用竹子截取并加上丝线做成钓筒,半缠在青石上放入水中。 忽然间钓筒快速跃动,知道是有鱼上钩了,互相呼唤着催促着拉起短篷。

注释:

  • 截竹钩丝:指用竹子截取并加上丝线做成钓筒。
  • 半缠苍石:钓筒半缠在青石上。
  • 忽焉快跃:忽然间钓筒快速跃动。
  • 相语相呼:互相呼唤着。
  • 促短篷:催促着拉起短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隐居生活中所作,通过描写钓鱼的情景,展现了他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隐居生活中所作,通过描写钓鱼的情景,展现了他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在宋代,文人多有隐逸之风,赵蕃的这首诗正是这种风气的体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钓鱼图景。首句“截竹钩丝作钓筒”,直接点明了钓鱼的工具,用竹子和丝线制作钓筒,显得朴素而自然。第二句“半缠苍石著波中”,将钓筒半缠在青石上,放入水中,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第三句“忽焉快跃知鱼中”,忽然间钓筒快速跃动,生动地表现了鱼儿上钩的情景。最后一句“相语相呼促短篷”,互相呼唤着催促着拉起短篷,展现了钓鱼时的欢乐和紧张气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截竹钩丝作钓筒”,直接点明了钓鱼的工具,用竹子和丝线制作钓筒,显得朴素而自然。
  • 第二句“半缠苍石著波中”,将钓筒半缠在青石上,放入水中,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 第三句“忽焉快跃知鱼中”,忽然间钓筒快速跃动,生动地表现了鱼儿上钩的情景。
  • 最后一句“相语相呼促短篷”,互相呼唤着催促着拉起短篷,展现了钓鱼时的欢乐和紧张气氛。

修辞手法:

  • 拟人:诗中“相语相呼”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钓筒和钓鱼者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钓鱼的情景,展现了作者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钓筒:象征着钓鱼的工具,也是整首诗的核心意象。
  • 苍石:象征着自然的静谧和坚韧。
  • 波中:象征着水的动态和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截竹钩丝作钓筒”中的“截竹钩丝”指的是什么? A. 用竹子和丝线制作钓筒 B. 用竹子和铁丝制作钓筒 C. 用竹子和麻线制作钓筒 D. 用竹子和棉线制作钓筒

  2. 诗中“半缠苍石著波中”中的“苍石”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静谧和坚韧 B. 自然的柔软和脆弱 C. 自然的美丽和多彩 D. 自然的神秘和深邃

  3. 诗中“忽焉快跃知鱼中”中的“忽焉快跃”表现了什么? A. 钓筒的静止 B. 钓筒的缓慢移动 C. 钓筒的快速跃动 D. 钓筒的平稳下沉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诗也描写了钓鱼的情景,但更多地展现了作者的豪放和激情。
  • 王维《鹿柴》: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林的静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漫兴十一首 其四》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赵蕃的诗更加朴素自然,而苏轼的诗则更加豪放激情。
  • 赵蕃的《漫兴十一首 其四》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赵蕃的诗更加生动活泼,而王维的诗则更加静谧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唐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苏轼和王维的诗作,可以进行更深入的诗词鉴赏和比较。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张守梅诗 凉月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 其三 怀远 次韵明仲游北岩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 叶集之举士特唱和因次韵 石磨 赠王周士 明皇览镜妃子剪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字旁的字 谷蠡 包含有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慨念 食玉炊桂 半头晌 眼跳耳热 夜长梦多 面字旁的字 披肝糜胃 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细岑 犂面 万里无云 包含渣的词语有哪些 聚开头的成语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