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中峰》

时间: 2025-07-29 07:27:40

诗句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

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27:40

原文展示: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
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白话文翻译:

中峰高高地支撑着辽阔的天空,山顶上有一座茅草屋和一眼清泉。晴天时,猎人曾在这里远远地看到,青蓝色的山水之间有位僧人在打坐。

注释:

字词注释:

  • 中峰:指山的高峰,位置居中。
  • :支撑、撑起。
  • 泬寥:形容天空辽阔而深远。
  • 茅庵:用茅草搭成的僧舍。
  • 石泉:山中流出的泉水。
  • 晴景:晴朗的景色。
  • 猎人:打猎的人。
  • 青蓝色:形容山水的颜色,清幽而深邃。
  • 僧禅:指修行的僧人,通常是打坐修行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僧人修行,表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状态,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禅宗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费冠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为主,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与自然的风潮。诗中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题中峰》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高耸的中峰、茅庵与石泉,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的开头以“中峰高拄泬寥天”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接着,描绘了山顶的茅庵与石泉,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者的结合不仅体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也象征着心灵的安宁。

“晴景猎人曾望见”,这句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猎人在山中游弋,偶然间看见了这一幅宁静的画面。最后一句“青蓝色里一僧禅”则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僧人沐浴在青蓝色的山水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深邃的禅意和人生的哲学。这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潜藏着深刻的思想,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峰高拄泬寥天:描绘高峰的壮丽,体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
  2. 上有茅庵与石泉:强调隐士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的和谐。
  3. 晴景猎人曾望见:表现人与自然的互动,猎人作为观察者,增添了一层人情味。
  4. 青蓝色里一僧禅:展现禅宗的深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仗:“中峰高拄”和“泬寥天”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青蓝色的意象,象征着宁静、深邃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峰:象征着高尚、超脱的境界。
  • 茅庵:代表隐逸、简单的生活。
  • 石泉:象征着清净、生命的源泉。
  • 青蓝色:寓意深邃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峰”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高山
    • B. 平地
    • C. 河流
  2. 诗中提到的“猎人”是为了什么?

    • A. 捕猎
    • B. 观景
    • C. 旅行
  3. “青蓝色里一僧禅”中的“禅”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修行
    • C. 一种鸟类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与隐逸生活,但更强调秋天的宁静与温暖,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情与哲思。费冠卿的《题中峰》则更多地展现了高耸的山峰与禅意的结合,情感更为深邃而悠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精选解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连雪不已复作绝句咏之及六而止殆未免不愁冻 严先辈诗送红梅次韵 雪中寄怀公昭丈 寄林信州 喜雨投詹信州口号六首 简元衡 游浮洲寺 岭路恶甚问章圣寺盖欲投宿也书寄周袁州 三诗寄郭古夫 寄曾季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包含猢的词语有哪些 蠢话 金字旁的字 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布天盖地 戎马生郊 将陋就简 皮字旁的字 太宵 百围 卖风情 目秀眉清 挦章撦句 甘字旁的字 蕙心兰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