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0:34
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
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
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澈溪流与坚贞品质的赞美。诗人不愿意隐藏在幽静的岸边,而是愿意让古朴的色彩展现出来。他希望通过清流来检验人们的坚贞品质。溪边光辉闪耀,水面上苔藓与花朵密布,时常惊起游动的鱼鳞,让人怀疑是否有垂钓的人在日光下。
作者介绍:费冠卿,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溪流水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品德的关注。
《枕流石》是一首描绘溪流美景的古诗,诗人以清澈的溪水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坚贞品质的向往。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诗的开头“不为幽岸隐”就传达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追求真理的心声。他不愿意隐藏在幽静的角落,而是希望将自己的品德和内心的清澈展现出来。
接下来的“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进一步深化了诗意,清澈的水流象征着真理与纯洁,而坚贞的品质则是诗人内心的追求。诗中“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的描绘,将溪水的明亮与周围环境的丰富细致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生动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这片清流之中。
最后一句“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则引人入胜,仿佛在描绘一幅宁静的自然画卷,水中鱼鳞闪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整体而言,这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坚贞品质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清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坚贞品质的推崇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中的“清泚”是什么意思?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水流来检验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