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13:41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滔滔的江水流向江东,这里曾经听闻用火攻的故事。
难怪我今天来凭吊,岸上的花朵虽然焦灼,但仍然留有一抹红色。
该诗提及的“火攻”指的是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曹操的北方军队与孙权、刘备的联合军队在长江赤壁一带对峙。诸葛亮和周瑜运用火攻成功击败曹军,成为三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秋瑾(1875-1907),字璇卿,号秋瑾,晚清女诗人、革命家。她以豪放的诗风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著称,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追求国家独立和妇女解放。她的诗词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赤壁怀古·潼潼水势向》创作于秋瑾对历史的追思与感慨之际,反映了她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往事的缅怀。诗中提到的赤壁之战,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
这首诗以“潼潼水势”开篇,运用形象的水流描绘,引出江东的历史情境。诗中通过回顾赤壁之战的历史,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往事的怀念。诗人在描写“岸花焦灼尚余红”时,既表现出对历史惨淡的感慨,也传达出一种希望。尽管历史的痕迹如焦灼的花朵般暗淡,然而依然留存着一丝红色,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斗志。
全诗的情感基调贯穿着悲壮与豪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她不仅仅是在怀古,更是在思考当下与未来,反映了她作为一位革命者的坚定信念。通过对赤壁的回顾,诗人传达出一种爱国情怀与对英雄精神的追求,激励着后人继续为理想而奋斗。
整首诗通过对赤壁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同时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精神,激励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
诗中提到的“火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诗的情感基调是?
“岸花焦灼尚余红”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