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1:58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我乘着云朵,远去又归来,独自一人面对东海的春雷。
忍心看着这幅图画改变颜色,是否愿意将这片江山交给劫灰?
浊酒并不能消除我为国忧虑的泪水,拯救这个时代应该依靠杰出的人才。
我愿意拼尽十万条鲜血,定要把这天地的命运挽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江山付劫灰”可以联想到清末的战乱与国土沦丧,尤其是日俄战争时期,国家面临危机,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抗争之情。
作者介绍
秋瑾(1875-1907),字佩弦,号秋瑾,浙江人,清末女诗人、革命家,提倡女性解放与国民觉醒。她的诗歌多表现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笔调激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日俄战争期间,国家面临外敌入侵与内忧。秋瑾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民的心声。
这首诗展现了秋瑾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首句“万里乘云去复来”开篇即展示出一种不拘一格的气魄,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探求。接着,诗人通过“忍看图画移颜色”的描述,隐喻着国家版图的变迁与沦亡,表现出深刻的忧国忧民之情。
而“浊酒不销忧国泪”一句,体现了诗人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无奈与悲伤。诗人以酒解愁,却发现愁苦依旧,情感愈加沉重。最后,秋瑾呼喊出“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豪情,表现出她宁愿献身于救国的决心,体现了她作为女性的勇敢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激昂的语调与鲜明的意象,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对未来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壮的力量与坚定的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时代的关怀,传达了她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国家现状的决心与勇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万里乘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归乡的思念
B. 对国家的关心
C. 对旅行的向往
“忍看图画移颜色”中的“图画”指的是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国家命运
C. 个人生活
诗中提到的“十万头颅血”主要表达了怎样的决心?
A. 反对战争
B. 牺牲奉献
C. 寻求和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昌龄的《出塞》相比,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而王昌龄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赞美与思念。两者都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感,但从角度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