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9:48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
作者: 韦庄 〔唐代〕
暖律变寒光,东君景渐长。
我悲游海峤,君说住柴桑。
雪色随高岳,冰声陷古塘。
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
酒市多逋客,渔家足夜航。
匡庐云傍屋,彭蠡浪冲床。
绿摆杨枝嫩,红挑菜甲香。
凤凰城已尽,鹦鹉赋应狂。
伫见龙辞沼,宁忧雁失行。
不应双剑气,长在斗牛傍。
春天的气息逐渐变得温暖,而寒冷的光芒也随之消散。东风送来春光,我因游历海峤而感到悲伤,而你却说要在柴桑停留。雪的颜色在高山上随处可见,冰的声音在古老的池塘中回响。草根刚刚开始吐出嫩绿的芽,梅花的花朵半含着霜雪。酒市上有很多失信的客人,渔家则夜晚出航。匡庐的云彩依偎着屋舍,彭蠡的浪花冲击着床榻。嫩绿的杨枝随风摇摆,红色的菜甲散发着香气。凤凰城已然消逝,鹦鹉的歌赋此时也应显得狂热。我凝视着龙从沼泽中离去,宁愿担忧大雁失去方向。这样的双剑之气,不应该长存于斗牛之旁。
作者介绍: 韦庄,字子华,晚唐诗人,性情温和,才华横溢,作品多涉及风景、离愁等主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游历于山水之间,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复苏,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春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和对人事的感慨。前四句描绘了春天的来临,暖阳照耀,万物复苏,充满了生机。然而,诗人却在游历中感到了一丝悲凉,似乎在暗示春天的美好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雪色、冰声等意象,反映了春天的寒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层次感。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和人生的迷惘,甚至对失去方向的大雁表示忧心,给人以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人生的复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
“凤凰城已尽”中的“凤凰城”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草根微吐翠”描绘了什么样的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