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3:12
吹角愁中初雁声,相怜相见不胜情。
虎头恨在归蒙诏,羊舌交存过穗城。
第宅已空唯拄剑,蓼莪虽废尚携籯。
与君同是流离客,聊赠穷途泪一倾。
在忧愁中听到初雁的哀鸣声,彼此相怜相见,情感难以承受。
对归家的恨意如猛虎般袭来,而羊舌之歌则在穗城流传。
家已空,只有我拄着剑,尽管蓼莪已废弃,我仍然携带着它的籯(草垫)。
与你同为流离的客人,聊赠一倾穷途之泪。
诗中提到的“初雁声”与“虎头恨”反映了离别和归乡的情感,而“羊舌”和“穗城”则引申出对文化和故土的怀念。这些意象和情感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黎延祖,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涉及对人生、故乡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正值动荡的时代,诗人深感流离失所的苦涩。
《喜万季用职方偕弱士金吾亚叔博士至粤旅中感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将离别、思乡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开篇的“吹角愁中初雁声”,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忧伤的氛围,初雁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虎头恨在归蒙诏”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渴望,但又无奈于现实的困境。
后半部分的“第宅已空唯拄剑”揭示了他身处异乡的无奈与孤独,虽然家已空,唯有剑在手,显得无比凄凉。而“与君同是流离客,聊赠穷途泪一倾”则是一种对友人深情的寄托,表达了在困境中依然可以相互慰藉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流离生活的无奈,同时也传达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表现了在艰难困境中仍然保持希望的情感。
诗中“初雁声”象征着什么?
A. 离愁别绪
B. 欢快的心情
C. 战争的号角
D. 归属感
“第宅已空唯拄剑”一句中“剑”象征什么?
A. 归乡的希望
B. 孤独与无奈
C. 战斗的勇气
D. 友谊的象征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冷漠
B. 深厚
C. 竞争
D. 无所谓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