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6:30
万绿凝烟,千红泣雨,我来春已堪怜。
楼外阴阴,倚阑莫捲帘看。
裙腰不见当时路,最伤心苏小坟前。
雨缠绵春去无声,花落无言。
明朝酒醒逢寒食,怅客中风月,劫后湖山。
柳下笙歌,销魂第六桥边。
旧时燕子犹相识,又双双飞上湖船。
莫留连,处处啼莺,处处啼鹃。
春天的景色如烟似雾,万绿之中,千红花瓣在雨中凋谢,我来时春天已显得可怜。楼外阴影重重,倚着栏杆不愿卷起帘子观看。曾经的路途已不再可见,最让我伤心的是苏轼的坟前。春雨绵绵,春天悄然逝去,花瓣无声落下。明天酒醒正值寒食节,心中对湖山的情怀在浩荡的风月中回荡。柳树下笙歌如醉,令我魂牵梦萦的正是那第六桥边。旧时的燕子还相识,如今又双双飞向湖上的船只。不要留恋,四处都有莺啼,四处都有杜鹃的鸣叫。
张伯驹(1899-1966),字公华,号书庐,近现代著名书法家、收藏家和诗人。他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高阳台 西湖春感》写于西湖春天的时节,诗人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春天的凋零与往事的追忆。诗作反映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高阳台 西湖春感》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却又带有淡淡忧伤的词作。诗中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丽景色,万绿与千红交织,形成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然而,春天的美丽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内心的忧伤,尤其是在提到苏小坟时,诗人通过对苏轼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往昔岁月的怀念。雨缠绵的描写,似乎在暗示着春天的无声逝去,花朵的凋零更是为这份伤感增添了几分沉重。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去的眷恋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便明天是寒食节,酒醒后仍会感受到湖山的风月,但这些美好的事物也难掩心中的孤寂。柳下的笙歌与燕子的飞舞,虽然充满生机,但却无法驱散诗人心中的忧愁。全诗在春天的美景中交织着对生命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凋零,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伤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苏小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明朝酒醒逢寒食”是指哪个节日?
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