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4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48:34
旧梦隋堤,新愁谢砌,和烟细扑帘旌。
已苦春归,被伊碎尽春心。
吟魂凄共游丝渺,趁东风自去追寻。
认分明。点点香毬,并做啼痕。
飘零也似残红样,任无人怜惜,自管离情。
散入池塘,倩谁扶起轻盈。
化萍纵使还能聚,奈相逢已是来生。
更凄清。待得重圆,记否前因。
在隋代的堤岸上,旧梦依然萦绕;新愁却满溢在石阶上,细烟轻轻地扑打着帘子。
我已经苦恼于春天的离去,使我碎尽了对春天的心意。
吟咏的灵魂和游丝一样幽渺,趁着东风去追寻。
我清楚地认出那点点香球,仿佛是啼哭的痕迹。
那飘零的样子就像残红,任由无人怜惜,我自己却忍不住离愁。
散入池塘的花瓣,谁能轻轻扶起它们?
即便浮萍还能聚集,奈何相逢已是来生。
更显得凄清。待到重圆时,你是否还记得前因?
季兰韵,清代女性诗人,擅长写作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诗歌。她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纠结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时期,诗人在游历中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离愁的感伤。
《高阳台 见杨花感悼仙客》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情思的词作。首先,季兰韵通过对旧梦与新愁的描绘,展现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失落的惋惜。词中提到的“旧梦隋堤”,引导读者回到那个如梦似幻的年代,仿佛在追忆着青春时的欢愉与甜蜜。
随着词意的发展,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因春天的离去而产生的心灵苦楚,“已苦春归,被伊碎尽春心。”这一句浓缩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向往与因其逝去而造成的悲痛。这里的“春心”不仅是对春天的向往,也是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
此外,季兰韵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游丝”、“香毬”等,既具象征意义,又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她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飘零”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离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无常人生的感叹。
最后,诗中的“化萍纵使还能聚,奈相逢已是来生”一句,隐喻着人生的聚散无常,既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又是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这首词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离去的感伤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慨。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
诗中提到的“旧梦隋堤”是指什么?
诗人对于春天的态度是?
“化萍纵使还能聚”表达了什么?
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二者均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伤。李清照的词作更加直接,而季兰韵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