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1:01
莲塘谣
作者: 刘绩 〔明代〕
叠翠参差水容净,
兰芽半吐蒲根冷。
腻极红莲怨脸明,
霞绡委坠千重影。
藕肠断处丝暗牵,
荷露学珠那得圆。
小姑罗袂拂秋月,
镜里红妆只自怜。
吴歈响断平桥晚,
沟水漾愁愁不浅。
摇荡轻桡泛滟光,
银塘鸂鶒双飞远。
这首诗描绘了莲塘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愁苦。清澈的水面上,翠绿的荷叶错落有致,兰芽半开,蒲根在水中显得冷淡。红莲娇艳得让人怨愁,仿佛在诉说着心事,霞光如绡,重重叠叠的倒影在水中浮现。藕断处,细丝默默相连,荷花上的露珠像珍珠般晶莹,却又无法完美。小姑轻轻拂动衣袖,映照着秋月,镜中红妆只有她自己怜惜。吴地的歌声在平桥上断了,沟水荡漾着愁绪,似乎愁苦无边。轻轻摇动小船,水面荡漾着光影,银色的塘面上,鸳鸯双双飞远。
刘绩,明代诗人,字德明,号天池,生于明万历年间,擅长诗歌,尤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而闻名。他的诗风清丽,语言流畅,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打动人心。
《莲塘谣》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莲塘作为自然景观,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
《莲塘谣》是一首典型的明代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叠翠参差水容净,兰芽半吐蒲根冷”两句,描绘出一幅清新、宁静的莲塘图景。这种清新的意象与后文愁苦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微妙关系。
接着,诗中对红莲的描写“腻极红莲怨脸明”,不仅展现了红莲的美丽,更通过“怨”字引入了一种情感的复杂性。红莲的娇艳与内心的愁苦相互交织,表现出诗人对美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藕肠断处丝暗牵,荷露学珠那得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藕断而丝连,象征着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牵挂。荷露的圆润却又无法完美,隐喻着人生的遗憾与不完美。
最后,诗的结尾“摇荡轻桡泛滟光,银塘鸂鶒双飞远”,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将自然的美与人内心的孤独感相结合,形成一种悠远的意境。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莲塘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美与愁苦交织的复杂情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人文精神。
选择题:诗中“腻极红莲怨脸明”中的“怨”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荷露学珠”中的“珠”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秋月让人感到温暖。(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