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35
细霭轻岚散竹林,支颐小坐听晨禽。
未蒸花气机偏涩,乍写春声意独深。
缓引易调多种舌,琐言难竟一生心。
何如隐忍过残腊,末路风烟恐不禁。
在轻雾和微风的笼罩下,竹林显得格外宁静,我斜靠在一旁,静静地聆听早晨的鸟鸣。
花香未曾蒸腾,气息却显得有些沉闷,春天的声音虽不明确,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鸟儿的鸣叫虽多变而动听,但细碎的言语却难以表达我内心的长久情感。
不如耐心地度过这段残冬,毕竟在生命的尽头,恐怕风烟难以阻挡。
慧秀,明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她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融合了女性独特的情感视角。
本诗作于春季,作者在竹林中静坐,聆听鸟鸣,感受自然的气息。此时正值冬去春来之际,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夹杂着对过去的思考,反映了她对生命的感悟与哲理。
《竹间听反舌鸟》是一首具有浓厚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在竹林中静坐,感受着晨光中鸟鸣的清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诗的开头用“细霭轻岚”描绘了竹林的美丽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随后,诗人将注意力转向感官体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期待与思考。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未蒸花气机偏涩”,这不仅是对春天的描写,更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隐喻。尽管春天已经来临,但内心的情感却依然沉闷,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并不如外界自然般和谐美好。接下来的“缓引易调多种舌”,形象地表现了鸟儿的多变鸣叫,而这些琐碎的言语与诗人内心的深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沟通的困难。
最后,诗人选择“隐忍过残腊”,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忍耐与坚韧,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在优雅的自然描写中融合了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待。
《竹间听反舌鸟》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慧秀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细霭轻岚”主要描绘了什么?
A. 竹林的宁静
B. 春天的到来
C. 夜晚的景色
D. 雨后的气息
诗中“琐言难竟一生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满足
B. 对沟通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渴望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