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殷其雷》

时间: 2025-07-30 02:13:56

诗句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2:13:56

原文展示: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白话文翻译:

雷声隆隆,从南山的阳面传来。
为何会有这样的声音,没人敢停下脚步?
振振有词的君子,快快归来吧!
雷声隆隆,从南山的侧面传来。
为何会有这样的声音,没人敢稍作休息?
振振有词的君子,快快归来吧!
雷声隆隆,从南山的阴面传来。
为何会有这样的声音,没人敢停留?
振振有词的君子,快快归来吧!

注释:

  • :表示声音大而清晰。
  • :指雷声。
  • :指代所提到的事物或情况。
  • 君子:古代指道德高尚的人。
  • 归哉:表示呼唤或期盼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殷其雷》作者不详,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先秦时期的诗歌多以《诗经》为代表,内容涉及政治、生活、自然等多个方面,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例如社会动荡或战争时期,表达了一种对君子的呼唤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殷其雷》以雷声为引子,通过对南山不同位置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压迫感。诗中反复提到“君子”,不仅是对道德高尚者的呼唤,也暗示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雷声的轰鸣贯穿始终,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感,仿佛在提醒人们面对外界的威胁,不应停下脚步。诗的结构简洁而有力,逐步推进的叙述让人感受到一种迫切的召唤,仿佛在呼唤那些能够带来和平与安定的人回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雷声响亮,从南山的阳面传来,暗示着危险的来临。
  2.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对雷声的反应,暗示人们感到不安,无法停下脚步。
  3.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呼唤那些有德行的君子回归,表明对英雄的期待与依赖。
  4.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雷声从侧面传来,持续的威胁感增强。
  5.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同样的疑问,再次强调人们的恐惧与不安。
  6.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再次呼唤君子,体现出对理想的渴望。
  7.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雷声从山下传来,暗示无处可逃的绝境。
  8.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强调无处可避的紧迫感。
  9.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最后的呼唤,增强了情感的强度。

修辞手法:

  • 对仗:每段的结构相似,形成对称美感。
  • 排比:反复使用“殷其雷”和“振振君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紧迫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雷声的反复出现,表现了对君子归来的迫切期盼,反映了对社会安定与和谐的渴望,表达了对道德的呼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威胁与警示。
  • 南山:代表着稳定与安宁的地方。
  • 君子:象征着道德和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反复提到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A. 雨
    B. 雷
    C. 风
    D. 雪

  2. 诗中提到“君子”,指的是: A. 君主
    B. 英雄
    C. 道德高尚的人
    D. 学者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和平与安宁
    C. 权力
    D. 名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殷其雷》与《静夜思》,前者强调对社会安宁的呼唤,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参考资料:

  • 《诗经》
  • 《先秦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游三台二首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其三 木兰花慢 春日闲居,寄简西峃 木兰花慢 和雪堂先生感怀 木兰花慢·自中年以去 木兰花慢 为龙榆生画洞庭樵唱图 木兰花慢·喜秋回霁宇 木兰花慢 寄王宣慰立夫 木兰花慢 简州谒三溪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错的成语 病故 京承铁路 三撇旁的字 漫天大谎 香字旁的字 包含堵的成语 以蛋碰石 韋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藉使 斑枝花 振落 国家多故 好事天悭 幾字旁的字 及时行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