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程宰虞簿和县庠老桂诗见贻再赋以谢》

时间: 2025-05-02 14:46:53

诗句

风流人物冠瀛寰,折桂曾惊咫尺颜。

肯赋摽梅深有味,已标仙籍正相关。

一枝笑入弦歌里,千古名传俎豆间。

欲搅枯肠追妙语,飞来双鹤杳难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6:53

原文展示

风流人物冠瀛寰,折桂曾惊咫尺颜。
肯赋摽梅深有味,已标仙籍正相关。
一枝笑入弦歌里,千古名传俎豆间。
欲搅枯肠追妙语,飞来双鹤杳难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风流人物在广阔世界中的出众风采,曾因折桂而让人惊叹,似乎就在身边。愿意为梅花赋诗的人,深具内涵,已经与那些仙人相连。一枝梅花的笑意融入了琴瑟之间,古往今来的名声在宴席之上流传。想要撩动内心的枯肠,去追寻那优美的词句,然而飞来的双鹤却遥不可及。

注释

  • 风流人物: 指有才华、有风度的人。
  • 冠瀛寰: 在广袤的天地间独占鳌头。
  • 折桂: 比喻获得最高荣誉,尤其是进士。
  • 咫尺颜: 指在近距离内的面容,形容亲近。
  • 肯赋摽梅: 愿意为梅花赋诗,摽梅即梅花。
  • 仙籍: 指与神仙有关系的名声或地位。
  • 俎豆间: 指宴席上,古代的食物盛器,代表名声流传的场所。
  • 枯肠: 形容内心的空虚。
  • 飞来双鹤: 比喻高远的追求,难以达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著称,常关注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为了回应好友的赠诗而作,表达了对才华与美好事物的赞赏,以及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曹彦约的《程宰虞簿和县庠老桂诗见贻再赋以谢》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优秀人物的赞美。诗中运用“折桂”这一典故,象征高考成功,传达出对成就的钦佩和向往。而“肯赋摽梅深有味”则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对其清雅品质的认同。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尤其在最后一联中,诗人渴望追求灵感与妙语,却感到难以攀登的失落,这种情感让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流人物冠瀛寰”意指杰出的人物在广阔的世界中独占鳌头。
    • “折桂曾惊咫尺颜”提到曾因获得荣耀而让近旁的人感到惊讶。
    • “肯赋摽梅深有味”表达愿意为梅花赋诗的深刻情感。
    • “已标仙籍正相关”指这些诗句已与神仙的名声相联系。
    • “一枝笑入弦歌里”表现了梅花的美丽融入音乐之中。
    • “千古名传俎豆间”指出了名声流传于历史长河中。
    • “欲搅枯肠追妙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 “飞来双鹤杳难攀”则是对理想难以触及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和比喻,形成了优雅的音韵美。
    • “折桂”和“摽梅”形成了鲜明的意象对比,表达了赞美和追求。
  •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风流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才华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风流人物: 象征有才华的人。
  • 梅花: 象征坚韧和纯洁。
  • 双鹤: 象征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折桂”在诗中指的是: A. 采花
    B. 取得荣誉
    C. 旅行
    D. 交友

  2. 诗中提到的“枯肠”主要指: A. 空虚的内心
    B. 实际的身体
    C. 诗句的构造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1.B 2.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曹彦约的作品与李白的《庐山谣》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但曹彦约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矮斋杂咏二十首·小春 西爽 嘲贺将仕二首 拜茶 矮斋杂咏二十首·忆西湖 柴氏 赠刘相士 送倪尚书赴召 初抵富沙二首 过文脊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拙 弋者何篡 行利 人烟稠密 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未亡人 身尸 同字框的字 源清流净 通儒达士 匸字旁的字 书缺有间 牛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戴进 弱结尾的成语 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