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31
赠刘相士
班超未侯汉,谁识乌孙客。
韩信已王齐,谁知长乐厄。
彼亦非异术,忠谀分黑白。
直道世且违,彼亦何足责。
自古勋业人,把镜惟自索。
顾我洒落资,足可振翰翮。
如何汗马秋,英雄尚南谪。
祗应捻胎鬼,手段不合格。
古括子刘子,阅人几千百。
一见麞鼠质,便许正疆场。
知子忠且谀,愚固未暇择。
万一符子言,亦可名简册。
它时双蹇驴,约子访黄石。
这首诗开头提到班超在汉朝未成名之时,谁又能识得乌孙的客人?韩信已经被封为齐王,谁又能知道长乐的困境?其实这些人也并非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在忠诚与谄媚之间各有分寸。正道在世上往往被偏离,既然如此,又何必对他们责备呢?自古以来,建立功业的人,都是在镜子前自省自查。而我如今的落魄,尚能振翅高飞。可是如今的英雄,竟然还在被贬谪的境地。无非是命运捉弄,手段不够上乘。古人刘子,阅人无数。只要一见到麞鼠的质地,就肯定能认出战场的真伪。他了解忠诚和谄媚,愚钝之人自然无暇选择。如果万一符合他的言论,也可以被记入简册。或许将来有机会,双双骑上驴子,约你一起去访黄石。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较广,擅长诗歌,风格清新,常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反映出对功名利禄的思索与对人性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以及对忠诚与谄媚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开篇以班超和韩信引入,表面上看似在讲述古事,但实际上折射出对当时社会的无奈。诗中强调忠诚与谄媚的微妙关系,暗示在权力游戏中,真正的忠诚常常难以被识别,而谄媚则容易被重用。
诗的中段提到“自古勋业人,把镜惟自索”,引人深思。诗人意识到,成就与名声的获得,往往不是依靠个人的真才实学,而是与时代的潮流、个人的际遇息息相关。结尾部分提到刘子和麞鼠质,象征着智慧与愚昧的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句简练,意蕴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人世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班超未侯汉,谁识乌孙客。
班超在汉朝尚未成名时,谁又能识得来自乌孙的客人呢?
韩信已王齐,谁知长乐厄。
韩信已经被封为齐王,谁又知道长乐公主的困境呢?
彼亦非异术,忠谀分黑白。
这些人并不具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忠诚和谄媚之间各有分寸。
直道世且违,彼亦何足责。
正道在世上往往被偏离,既然如此,又何必责备他们呢?
自古勋业人,把镜惟自索。
自古以来,建立功业的人,都是在镜子前自省自查。
顾我洒落资,足可振翰翮。
而我如今的落魄,尚能振翅高飞。
如何汗马秋,英雄尚南谪。
可是如今的英雄,竟然还在被贬谪的境地。
祗应捻胎鬼,手段不合格。
无非是命运捉弄,手段不够上乘。
古括子刘子,阅人几千百。
古人刘子,阅人无数。
一见麞鼠质,便许正疆场。
只要一见到麞鼠的质地,就肯定能认出战场的真伪。
知子忠且谀,愚固未暇择。
他了解忠诚和谄媚,愚钝之人自然无暇选择。
万一符子言,亦可名简册。
如果万一符合他的言论,也可以被记入简册。
它时双蹇驴,约子访黄石。
或许将来有机会,双双骑上驴子,约你一起去访黄石。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忠诚与谄媚、成就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班超在汉朝的身份是什么?
A) 王
B) 将领
C) 文人
D) 商人
“忠谀分黑白”是指什么?
A) 忠诚与谄媚的关系
B) 正义与邪恶的对立
C)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D)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诗中提到的“黄石”指的是谁?
A) 一种动物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处地名
D) 一种哲学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