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0:36
惜琼花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波流急。鞭影直。早重阴暗阁,芳信犹隔。
落梅风力余寒恻。人倚高楼,何处长笛。
前游浑记得。甚杨花未雪,丝鬓先白。
酒边忘却春风笔。秾李夭桃,都是愁色。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微寒的景象,写者在急流的水边,看到鞭影直指,心中感到阴暗与隔绝的忧愁。梅花在寒风中仍然飘落,诗人倚着高楼,想要听那遥远的笛声,却找不到方向。往日游玩的情景依稀可记,然而杨花未落,头发却已先白,岁月无情。酒边忘却了写春风的笔,眼前的繁花似乎都是愁苦的象征。
陈匪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
此诗创作于春季,可能是作者于感怀春天的美好与流逝之际,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个人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
《惜琼花》是陈匪石的一首经典之作,整个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诗的开头以“波流急”引入,迅速营造出一种急促而紧张的氛围,紧接着“鞭影直”则暗示了某种无法触及的距离感,预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随着诗歌的发展,梅花的凋零与寒风的残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中隐含的寒意。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在高楼之上,倚靠着窗边,试图寻找那传来的笛声,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又是无奈的追寻。
接下来的“前游浑记得”,使得诗人对往日游玩的回忆愈发清晰,但“杨花未雪,丝鬓先白”则令这种回忆显得更为忧伤,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带走的不仅是春天的美好,还有青春的容颜。
最后,诗人酒边忘却春风的笔,似乎在声声叹息中,感受到的只是满眼愁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反映了人对自然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青春消逝的哀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中“波流急”表达了什么?
A. 水流缓慢
B. 时间流逝迅速
C. 生活安逸
“杨花未雪,丝鬓先白”这句中,“丝鬓”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衣服
C. 手指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