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晋州孙学士》

时间: 2025-05-10 06:30:42

诗句

风标闲淡易为安,晋陕应忘道路难。

学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

素心已向新书见,大法常留后世看。

自送西舟江上别,孤怀经岁未能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0:42

原文展示:

寄晋州孙学士 曾巩 〔宋代〕 风标闲淡易为安,晋陕应忘道路难。 学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 素心已向新书见,大法常留后世看。 自送西舟江上别,孤怀经岁未能宽。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风度闲淡容易感到安宁,晋陕之间应忘却旅途的艰难。学问如同大海收纳天下之水,性格如同桂树耐得住月中的寒冷。纯洁的心意已在新书中显现,伟大的法则常留后世观览。自从在江上送别西行的舟船,孤独的情怀经年未能宽慰。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标:风度,气度。
  • 闲淡:闲适淡泊。
  • 晋陕:指山西和陕西地区。
  • 素心:纯洁的心意。
  • 大法:重要的法则或原则。
  • 孤怀:孤独的情怀。
  • 经岁:经过一年。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并称“欧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风格清新淡雅,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是寄给晋州(今山西临汾)的孙学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问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曾巩与孙学士分别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问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问的追求。首联以“风标闲淡”形容友人的风度,暗示其性格的平和与安宁。颔联用“海收天下水”比喻学问的广博,“桂奈月中寒”则象征性格的坚韧。颈联和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问的坚持,以及分别后的孤独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曾巩诗歌的清新淡雅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风标闲淡”形容友人的风度,暗示其性格的平和与安宁。
  • 颔联:用“海收天下水”比喻学问的广博,“桂奈月中寒”则象征性格的坚韧。
  • 颈联: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问的坚持。
  • 尾联:表达了分别后的孤独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学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
  • 象征:如“桂奈月中寒”象征性格的坚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分别后的孤独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象征学问的广博。
  • 桂:象征性格的坚韧。
  • 月:象征孤独和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学似海收天下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性如桂奈月中寒”中的“桂”象征什么? A. 学问 B. 性格的坚韧 C. 孤独 D. 寒冷
  3. 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学问的追求 C. 分别后的孤独情怀 D. 安宁的心态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曾巩的其他诗作,如《城南》、《咏柳》等。

诗词对比:

  • 与曾巩的其他诗作对比,如《城南》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而此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问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曾巩诗集》
  • 《唐宋八大家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江驿送陆侍御归湖上山 早秋浐水送人归越 题清镜寺留别 观朱舍人归葬吴中 洛下赠彻公 酬幽居闲上人喜及第后见赠 古意 公子行 杂歌谣辞。步虚词 琴曲歌辞。湘妃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字头的字 水字旁的字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鄙嫚 多艺多才 毋字旁的字 包含糗的词语有哪些 瀤泽 班衣戏彩 天步 蛮笺象管 包含呢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勑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遥岑寸碧 包含箱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免省 龠字旁的字 左书右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