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2:18
席上歌水调
罗隐 〔唐代〕
馀声宛宛拂庭梅,
通济渠边去又回。
若使炀皇魂魄在,
为君应合过江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宴席上,听到梅花的余音轻轻拂过,灵动而悦耳。梅花的声音仿佛在通济渠边反复往返回荡。假如大唐炀帝的灵魂还在,他一定会越过长江,来为你歌唱。
这首诗提到的“炀皇”是指隋朝的炀帝,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以奢侈和好大喜功闻名。诗中提到他的灵魂,意在表达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盛世的渴望。
作者介绍:罗隐(833年-909年),唐代诗人,字梦阮,号景云,晚号山人。他以诗才著称,尤其擅长写乐府和五言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生活的时期,因诗中提到的炀帝反映了对历史盛景的怀念和对当下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罗隐在这首《席上歌水调》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席上的春景和梅花的声音,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开篇以“馀声宛宛拂庭梅”引出,营造出一种轻柔而富有生机的意境,梅花的清香和余音似乎在空气中飘荡,令人陶醉。接着通过“通济渠边去又回”的描写,增强了这种声音的灵动感,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春日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律。
最后两句“若使炀皇魂魄在,为君应合过江来”,则将诗的意境提升到历史的高度,借用炀帝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层次,令人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炀皇”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汉武帝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梅花
B. 菊花
C. 桃花
诗人通过“余声宛宛”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