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行别矴斋》

时间: 2025-05-09 18:19:34

诗句

宴坐岂不好,有谁强尔行。

山川不改色,儿女各为情。

岸隔霜林意,斋空夜水声。

虚传少陵叟,一室过平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8:19:34

原文展示:

宴坐岂不好,有谁强尔行。 山川不改色,儿女各为情。 岸隔霜林意,斋空夜水声。 虚传少陵叟,一室过平生。

白话文翻译:

坐在宴席上难道不好吗?是谁强迫你离开的? 山川的景色依旧,但人们各自有各自的情感。 河岸隔着霜冻的树林,斋房空荡荡的夜晚只有水声。 传说中的少陵老人,一生都在一间屋子里度过。

注释:

  1. 宴坐:指在宴席上坐着。
  2. 强尔行:强迫你离开。
  3. 山川不改色:山川的景色依旧不变。
  4. 儿女各为情:人们各自有各自的情感。
  5. 岸隔霜林意:河岸隔着霜冻的树林,形容隔绝。
  6. 斋空夜水声:斋房空荡荡的夜晚只有水声。
  7. 虚传少陵叟:传说中的少陵老人,指杜甫。
  8. 一室过平生:一生都在一间屋子里度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参加宴会后,因某种原因被迫离开,感慨人生无常,情感各异,而创作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宴席与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多变的深刻感悟。首句“宴坐岂不好,有谁强尔行”直接提出疑问,暗示了离别的无奈。接着,“山川不改色,儿女各为情”用山川的恒常来对比人情的多变,增强了诗的哲理性。后两句“岸隔霜林意,斋空夜水声”则通过具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和隔绝的氛围。最后,“虚传少陵叟,一室过平生”借用杜甫的形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诗词解析:

  1. 宴坐岂不好,有谁强尔行:诗人提出疑问,表达了对被迫离席的不解和无奈。
  2. 山川不改色,儿女各为情:用山川的恒常来对比人情的多变,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3. 岸隔霜林意,斋空夜水声:通过具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和隔绝的氛围。
  4. 虚传少陵叟,一室过平生:借用杜甫的形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修辞手法:

  1. 对比:通过宴席与离别的对比,山川与儿女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2. 拟人:将山川赋予“不改色”的特性,使其具有人的情感。
  3. 借代:用“少陵叟”代指杜甫,借用其形象表达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宴席与离别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多变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1. 宴坐:宴席上的场景,象征着欢乐和团聚。
  2. 山川不改色:山川的恒常,象征着自然的不变。
  3. 儿女各为情:人们的情感,象征着人情的多变。
  4. 岸隔霜林意:隔绝的意象,象征着孤寂和隔绝。
  5. 斋空夜水声:空荡荡的斋房和夜晚的水声,象征着孤寂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川不改色”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山川的景色依旧不变 B. 山川的颜色改变了 C. 山川的情感改变了 答案:A

  2. 诗中“虚传少陵叟”指的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答案:A

  3. 诗中“斋空夜水声”营造了什么氛围? A. 欢乐 B. 孤寂 C. 热闹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对比: 张舜民的《东行别矴斋》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但张舜民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情感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全宋诗》:收录了张舜民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2. 《杜甫诗集》:收录了杜甫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杜甫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云是刘发之柩是岁发首 赠仲素寺丞致仕归隐潜山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 祥符寺九曲观灯 和参寥见寄?一作:奉和参寥离彭门至淮上见 豆粥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 百步洪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淹会贯通 何足道哉 色字旁的字 拔树撼山 寄豭之猪 贵游子弟 言字旁的字 下里巴人 彑字旁的字 失实 下裳 驱伤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河身 齊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