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已亥杂诗 241》

时间: 2025-05-01 05:54:04

诗句

少年尊隐有高文,猿鹤真堪张一军。

难向史家搜比例,商量出处到红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4:04

已亥杂诗 241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少年尊隐有高文,猿鹤真堪张一军。
难向史家搜比例,商量出处到红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年轻人对隐秘高尚文人的向往,认为即使是猿鹤这样的动物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而在历史学家的记载中,很难找到适合的比喻来形容这些,或许可以在红裙女子的身上寻找一些启示。


注释:

  • 少年尊隐: 年轻人崇尚隐士的生活。
  • 猿鹤: 代表自由高洁的动物,象征着高雅志趣。
  • 张一军: 可能指的是展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 史家: 历史学家,记录历史的人。
  • 红裙: 可能象征着美丽的女子,或有特定的文化意涵。

典故解析:

  • 猿鹤: 在古代文学中,猿与鹤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隐逸的生活。
  • 红裙: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美好,也常与女子的美丽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诗人、思想家。他提倡“诗言志”,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龚自珍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已亥杂诗 241》在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中的“少年尊隐”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是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龚自珍呼唤人们回归内心,追求精神上的充实与高洁。

“猿鹤真堪张一军”一句,将猿鹤作为象征,显示出即便是动物也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地位,进一步强调了人应当追寻自身的价值与理想。与此相对的是“难向史家搜比例”,诗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复杂,想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适合的比喻却感到无从着手,显示出对历史的敬畏与无奈。

最后一句“商量出处到红裙”则是一种幽默的反转,似乎暗示着美丽的事物往往能引发深刻的思考,红裙不仅是美的象征,也可能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照见人们心中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在字句之间流露出的哲思与情感,使其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杂诗,更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省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尊隐有高文: 年轻人崇尚隐士的生活,向往那些有高尚品德的人。
  2. 猿鹤真堪张一军: 即使是猿鹤这样的动物,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暗示人们应当发挥自己的潜能。
  3. 难向史家搜比例: 向历史学家寻求比喻却感到困难,体现出历史的复杂性。
  4. 商量出处到红裙: 最后转而思考美丽的女子,暗示美的事物能引发深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猿鹤的形象比喻人们追求理想的精神。
  • 对仗: 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美丽事物的深刻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 代表青春与理想的追求。
  • 隐士: 象征高雅与内心的宁静。
  • 猿鹤: 抒发自由与高洁的情感。
  • 红裙: 美丽的象征,也引发对人生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年尊隐”指的是什么?

    • A) 崇尚隐士的生活
    • B) 追求名利
    • C) 渴望权力
  2. “猿鹤真堪张一军”中的“猿鹤”象征什么?

    • A) 普通动物
    • B) 高洁的品德
    • C) 市井小民
  3. 诗中提到的“红裙”可能象征?

    • A) 美丽与吉祥
    • B) 战争与胜利
    • C) 贫穷与困苦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在《春望》中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向往,与龚自珍的追求理想生活的主题相似,但杜甫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现状与个人命运的悲剧性。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集》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裕上人归仪兴 代友人送于彦明之鄞 送萨郎中赋得新亭 江心寺赠唐博士 久客寄刘弘度 送友人 越州郡庠壁和颜氏子韵 天台道上闻天香 环碧斋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佯输诈败 荆冠 儒士 禊川 鬼字旁的字 剪枝竭流 包含溢的词语有哪些 相亲相爱 心字底的字 获麟堆 髟字旁的字 狸头瓜 女字旁的字 移天换日 瓜字旁的字 罪恶昭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