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六言山居》

时间: 2025-05-07 08:41:34

诗句

香醉人寻梅坞,马嘶声度云坳。

急把柴门深掩,从教小外推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34

原文展示:

香醉人寻梅坞,马嘶声度云坳。急把柴门深掩,从教小外推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香气四溢的梅花园,游人们在这里寻找梅花的踪迹,马儿在云雾缭绕的山坳中嘶鸣。诗人急忙将柴门紧闭,宁愿让外面的人敲门,也不愿意被打扰。

注释:

  1. 香醉:香气使人陶醉。这是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
  2. 梅坞:梅花的生长地,通常指梅花盛开的地方。
  3. 马嘶声:马的嘶鸣声,表现出自然之声,增添了生气。
  4. 云坳:山间的云雾缝隙,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神秘。
  5. 柴门:用木柴做的门,通常是乡村居所的象征。
  6. 推敲:指敲门,表示外面有人来访。

典故解析:

“梅坞”作为梅花的栖息地,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香气,表达了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绍昙,宋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人的赞誉。其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隐居于山林之际,反映了他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外界喧嚣的拒绝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六言山居》是一首典雅的山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马声、柴门等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清幽的居住环境。开头“香醉人寻梅坞”,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梅花香气的场景,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这种香气不仅是梅花的象征,更是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马嘶声度云坳”进一步增添了山中生机,马儿的嘶鸣声在山间回荡,与朦胧的云雾相融合,形成一种朦胧而又真实的自然氛围。接下来的“急把柴门深掩”,则是诗人对外界打扰的警惕,表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心态,诗人愿意独自享受这份安宁。

最后一句“从教小外推敲”,则暗示着外界的喧嚣和打扰,尽管如此,诗人依然选择闭门不出,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醉人寻梅坞:梅花的香气使人陶醉,吸引游人到梅花盛开的地方去寻觅。
  2. 马嘶声度云坳:马儿的嘶鸣声穿过缭绕的云雾,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
  3. 急把柴门深掩:诗人急忙关上柴门,表示对外界的拒绝。
  4. 从教小外推敲:即便外面有人敲门,诗人仍然选择不去应答,体现出对宁静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香气与醉意结合,营造出一种迷醉的氛围。
  • 对仗:如“马嘶声”与“香醉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马的嘶鸣声拟人化,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纯洁、高洁和坚韧的品格。
  2. :代表生动的自然气息,彰显生活的活力。
  3. 柴门:象征隐私和宁静,突显诗人对外界的隔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自然声音是什么?

    • A. 鸟鸣
    • B. 马嘶
    • C. 风声
    • D. 水流声
  2. 填空题:诗人急忙把柴门深掩,表示他对外界的__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B
  2. 拒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释绍昙的《六言山居》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但王维更注重于秋天的萧瑟与宁静,而释绍昙则强调梅花的香气和生命的活力,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酬薛奉礼见赠之作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 乞新茶 送元绪上人游商山 过无可僧院 原上新居(一作王建诗) 送清敬闍黎归浙西 游天台上方(一作游天长寺上方) 崔少卿鹤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射电望远镜 包含没的词语有哪些 佛兰西 心字底的字 掩口卢胡 丿字旁的字 山殽野湋 言字旁的字 逻人 見字旁的字 肄练 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马去马归 肀字旁的字 自认不讳 投鞭断流 挑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