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20:37
四大海湖打清淮,三万里风平地来。
龟山横身拦不住,潮波怒飞风倒回。
欲晴不晴雪不雪,并作苦寒冻人绝。
古寺大锺十字裂,东山石崖一峰蹶。
劝君莫出君须出,冰脱君髯折君骨。
大海和湖泊在清淮地区交汇,三万里空气清新,风平浪静。
龟山横亘而立,却无法阻挡,潮水翻滚,风向反转。
天欲放晴却不晴,雪又不下,真是苦寒,令人冻得无处可去。
古寺的大钟在风中震裂,东山的石崖高峰也因风而倾斜。
劝你不要出门,但你偏要出去,冰雪会让你白发苍苍,骨头折断。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因其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常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方严冬,诗人身处寒冷的环境,感受到冬天带来的苦寒和困扰,表达了他对恶劣天气的无奈与感慨。
《前苦寒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冬季的严酷与自然的力量。诗人在开篇通过“海湖打清淮”和“风平地来”的对比,描绘出一幅宁静与动荡并存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复杂性。接着,诗人提到“龟山”无法阻挡潮水的猛烈,体现出自然力量的无比强大。随后的“欲晴不晴雪不雪”更是将内心的矛盾与苦闷表露无遗,似乎在呼喊着对晴天的渴望,但又被现实的寒冷所困扰。
在后半部分,古寺钟声的“十字裂”与东山崖峰的“蹶”,不仅是对风雪的描写,也是对人们心境的隐喻,象征着人们在严酷环境中的脆弱与无奈。最后两句则以劝告的方式,诉说出对出门的担忧,生动地描绘出寒冬对人的影响,仿佛在警示着人们应珍惜温暖的环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寒冷天气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助,同时呼唤着人们珍惜温暖的环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以下哪个意象体现了自然的力量?
A. 龟山 B. 古寺大锺 C. 冰雪
诗中提到的“欲晴不晴雪不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渴望晴天 B. 对雪的喜欢 C. 对冬天的无奈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A. 对仗与比喻 B. 排比与夸张 C. 拟人与反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